author:陈经
在替中国吹牛之前,先自吹一下。这些年我坚定的看好并鼓吹中国的发展,属于"觉醒"得比较早的。中国政府很给面子,各种坚挺的经济数据陆续出来,国际上也是四面出击,动静越整越大。如果照老一套把中国当一般发展中国家进行危机分析,不管是"正义人士"的悲天悯人与愤怒指控,还是敌对势力的幸灾乐祸,"中国崩溃论"好象说不太通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有很大区别。一些人"预料"中的加入WTO后农业、汽车业、零售业破产没有出现,到是这些悲观预期一一破产。
"崩溃论"人士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倾向的影响,本来就没多大市场,其预言不符现实,并不奇怪。但中国对发达国家摆出的挑战姿态实在是让很多人意外。我对此是有预期的,但也没想到中国的挑战"来得那么快,来得那么直接"。不久前还是一些人拿"万亿美元资本外逃"吓人,转眼就是"热钱"大举,外汇储备连续翻番,就快世界第一了。几年前没几个人注意到中国政府偷偷搞海外资产,短短两年内中国政府中国企业已象暴发户一样大搞全球收购,火得让人眼珠都掉下来。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说了多少年,也必将一直说下去。但是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改变得太多,真的不一样了。四小龙这样已经爬上岸的经济体的巨大发展,改变的只是它们自身;中国的发展仅仅只是一个开端,就足以改变整个世界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向来是居高临下地象研究试管中的虫子一样,但面对现在的中国,它们不得不把自己也拉扯进去。许多发展中国家被长期经济封锁一片萧条,却毫无办法只能看着发达国家政客们大放强盗逻辑的厥词;而中国仅仅是加个息,就闹得全球股市剧烈波动。也就是几年前,发达国家的经济新闻里一年也没中国多少条消息,现在恨不得每小时都把中国拿出来说几次。发达国家以前封锁中国几十年,不久前还在对"中国崩溃论"乐此不疲出钱出力,正纳闷咋老不兑现,忽然就发现中国成全球经济引擎了,周边国家经济增长就指望中国了,连中国不继续买美国国债都会出大问题搞得格林斯潘不得不小心向美国愤青议员解释。
当然,中国的问题仍然多得很,一时没什么办法的大问题都好几个。所以,崩溃论虽然不断改头换面,仍然会继续存在。就算是对中国有信心的,对人口资源环境技术这些因素的制约也头疼得很,预期总是偏于低调,不敢太过乐观。但无论是好是坏,都应该把眼光投向全世界,想想中国会怎样改变这个世界,而不是研究试管中的中国经济会长大还是死去。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即使是美国,可以置身事外好整以暇地去做这个思想试验。< BR>"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一大块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居高临下观察评论,另一大块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椎心泣血恨铁不成钢。把这一套理论用到中国来,历史证明那基本就是"全瞎",各种预言破产无数次,可笑的说法不少,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层出不穷。现在外国经济学家们已经学得比较小心了,来中国的好几个经济学诺奖得主都比较客气,明显不象过去那样气盛。而中国经济研究,也成了一门显学,中国经济学家混得如鱼得水。美国内部有非常强大的势力需要树立敌人,另一方面又要维持民主价值观的正确性需要贬低中国的发展,所以就是威胁论崩溃论轮着来,搞来搞去自己不少人都糊涂了,谈到中国可以直接把"SB"二字贴脑门上。所以,无论是经济学理论,还是国际媒体宣传,都不会有太多助益,对中国的事情还得靠自己推想。我发现中国的一些经济类媒体(如21世纪经济报道)已经有相当好的独立观察思考能力,早已突破经济理论与传统宣传的限制,当然也有不少我这样的业余有兴趣的人在瞎想。经济学家们也没闲着,但他们是专业的,以前的理论学得太多受影响,还要搞数学背景,瞎说如果错了也影响声誉,所以说起话来就比较小心些,也比较注意论证。也有张五常那样彻底的大侃或者在当局说不上话着急上火的左派经济学家发些吓死人的惊人之语,那不是主流。还好我是业余的,大胆说说错了也不要紧,蒙上了正好吹吹牛。< BR>中国人喜欢忧国忧民,重点在一个"忧"字上。什么情况不对劲,马上就炒大了,上升到文明灭亡程度的不少。看到工人农民受苦了,就骂贪官骂精英骂政府骂改革开放。看到官员腐败了,就说国将不国,没希望了,大家出国混吧。看见妓女窃贼抢劫犯,就觉得中国道德完了,没法住了。看见哪里有民众聚集,就想象中国遍地干柴烈火,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等着革命拉清单吧。看见台湾闹事,就想象美国日本有什么天大阴谋要打仗阻止中国现代化进程。看见石油涨价管线计划或收购受阻,就想象中国被人逼得掏大钱买油还不一定买得到。看见进口原材料涨价出口产品降价,就想象中国搞进出口无利可图,工厂纷纷倒闭。看见纺织品鞋类等贸易争端,就说WTO白入了,让了利却没收到好处,尽受气了。看见一些领域技术不行要依赖进口先进设备部件,就说光给别人打工了,越生产越吃亏,再搞下去就经济危机了。看见银行坏账几万亿,就想象外资银行一来,老百姓就挤提,要崩溃了。
这样一种思维倾向,再加上正义与爱国感情支持的愤怒情绪,就这么年年一边"忧"一边"骂"的过来了。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出来更多,程度还更厉害了,永远可以" 忧"下去。这当然无可指责,一般来说,只要不是那种社会大乱时期,"忧"多一些甚至主动去闹些事,可以保持道德压力,有助于社会进步。但这种思维倾向并不因其道德优势具有先天的正确性,真要正儿八经搞起预测,多半不如多方平衡考虑的预测准确。
如果有人觉得只有"忧国忧民"才是有价值的思维方式,那么我建议不要看其它类型文章了,也不必看我写什么了,甚至反过头来攻击我不忧国忧民,那也是正常行为,这道德水准,一个字:高!跟我学坏了就可惜了。但我相信有不少人其实没那么正派,就喜欢起哄吹个牛什么的,也喜欢没心没肺地自己过着好日子不顾受苦的工农听些中国的好事,畅想一下未来,那我乐观的歪理邪说可算是有用场了。道德正义人士不待见我也有道理,我一人瞎说不要紧,影响到意志不坚定的读者也道德沦丧了,危害就大了。不过学坏容易学好难,又不能把我专政了,正义人士在华岳轮流批我只怕事倍功半。
其实要按照乐观的路子来想中国,那简直就能把事情全翻过来,开出一片有意思的新天。
(待续)
二)先看看拉美的情况
发展中国家真不是什么好词。一提就是贫富分化、贪污腐败、债务危机、经济危机、政权更迭、环境污染、贫民窟、人道灾难。世界人民其实挺有斗争精神的,象印度人民那样乐天知命的是少数。出了坏事找根源,发达国家帝国主义从殖民时代开始就坏得毛孔里流脓,后来也是通过不平等贸易巧取豪夺证据确凿,不光是中国,穷国们提起来都是苦大仇深的。主席借此大势划分三个世界的阵营,是好招。
除了闹共产的一大帮,拉美国家也是不甘心的主,也上升到了经济理论高度。这两伙从结果看,都遭到了巨大挫折,说得不客气点,是失败了。中国比较特立独行,先是和别的共产党国家基本闹崩,被全球主要大国封锁,自己硬来了二十多年,再后来忽然又搞起改革开放,有许多没有先例的创新。现在看来,如果说发展中国家还有希望,那么也只能指望中国搞出点什么东西了。印度我原来以为还有戏,后来了解多了,觉得比拉美国家都差远了,贫富分化程度超过人的想象,特别是可总结的经验不多,好的是靠运气,坏的就没边了。
拉美国家和美帝国主义经济上打交道时间很长,纠缠很深,其经济理论看上去还挺现代的,象那么回事。它们的"发展主义"理论,特别是"进口替代"政策写出来,保管很多人喜欢。根本目标是要工业化,打破发达国家支配的不平等的"中心--外围"国际经济结构。工业化靠三大手段,进行大量的投资、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和严格的外汇管制、调整在税收工资利润就业方面的政策以鼓励本国企业的发展。工业化过程中要搞"进口替代",摆脱对国际市场,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产品依赖,形成自己的生产能力,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这里要说明一下,拉美从1 930年代陆续开始搞进口替代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外资占支配地位,并不象中国那样一革命全跑了。所以中国是从头开始学习制造业开始没外资什么事,拉美是替代,针对的就是外资。
至少从表面上看,这个经济政策太正确了,拉美经济学家也不是吃素的。而实际上,进口替代政策也取得了很大成果。拉美代表国家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在发展中国家里算是不错的,现在人均GDP比中国还高不少。它们1950就实现了轻工业产品基本自给,60年代末工业品自给率80%以上。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不小提高。墨西哥还办上了奥运会,没点子本事搞不来的。那个时候,是发展经济学的好时光。
这看上去和中国现在的局面到有些类似,也是外资一大片,好多先进设备部件靠进口。很多左派要求的经济政策也是要保护,要赶走外资,要自主生产技术进步。可人们知道后来拉美出事了,连串经济危机,到底怎么回事?
拉美出事,是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口替代战略失败发生危机,不得不搞新自由主义市场开放结构调整全球化那一套。第二阶段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危害,连东南亚一起出事了。这第二阶段的危害人们一般比较熟,二十多年造成许多巨大灾难,引发全球声讨浪潮,连发达国家经济学家也不好意思,说要重新认识了。就是外资在资本市场任意进出,外储不够,货币贬值这一套,我以前也说过。但进口替代怎么就能出事哩?看上去真挺不错的。< BR>这就跟王安石变法似的,看上去是好好的政策,实行起来就满不是那么回事,最后走向了政策的反面。拉美国家搞进口替代工业化,本意是要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搞了三四十年,结果反而是更依赖发达国家。
进口替代战略最根本的缺陷,是封闭。搞了几十年保护,本国的工业能力增强了,但是忘了世界市场。暂时减弱了国际市场的控制,却牺牲了本国经济对国际竞争的适应力。拉美国家实际上不知道在国际市场上该干什么,卖原材料吧,这有点子不上路,卖工业品吧,又没竞争力。就这么犹豫着,到要钱用的时候,到底卖上了原材料,和前苏联差不多。开始阶段取得工业化初级成果的时候,还不是太要紧,各方面都比较顺。等到了工业化的深入阶段,问题来了。出大事了: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消费品自己生产了,算是替代成功了。可是工业化越搞越复杂,生产消费品的机器设备并不简单,自己硬搞不知什么时候搞出来,总要进口。加上生产所需部件、一些关键原材料,这进口的花费断乎少不了。发达国家还称机涨价。另外,拉美把外资国有化,得靠赎买,60年代后收了200多家,花费了巨额外汇。富人们崇洋媚外,大量进口奢侈品也要用外汇。国际上自家产品没什么竞争力,没有靠得住的来钱的路数,连年外贸逆差。< BR>另外一个是社会问题。搞了工业,农业没搞好,土改不彻底,大量农民失业半失业,涌入城市建贫民窟。本来工业该吸收农业人口,结果搞的进口替代工业多半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收不了多少人。社会分配社会公平没搞好,贫富分化极端化。社会问题搞不好,就动荡,上层搞军事政变,下层游击队,举毛主席大旗武装反抗。
本国人民靠不上,国际收支又恶化,拉美统治集团就剩一条路了:找发达国家帝国主义解决问题。借债当然是免不了的。既然这样了,发达国家不是善男信女,开出条件来不怕你不答应,那还不是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就这么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连前面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成果也毁了不少。
全球化也不解决问题,因为全球化竞争太残酷了,连发达国家部分人都害怕,更别提拉美国家了。生产聚集到中国来了,拉美国家产品仍然是没有竞争力,如果过小日子到还可以混,想上档次花外汇搞大事,国际收支就会恶化,实在绕不过去。
其实从拉美的经验教训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很多作法就容易理解了。
(待续)三)发展中国家大救星?
拉美完蛋了,经验教训还是比较清楚的。"拉美化"这词也很热,不少文章在炒,说已经拉美化唱衰或者要防拉美化搞和谐社会。
对照上面的分析,把中国的情况过一遍。中国不是进口替代战略,而是先封闭发展搞了一段自主工业化,这一阶段犯过很多错误,但也有一些问题解决了。因为犯错误,所以发展速度不尽如人意,大起大落,平均下来7%的样子,本来可以高得多的。农业也没搞好,农民没多少进城工业化的。结果1970年代末期一看,生活水平基础设施混得和坏典型印度差不多,实际上比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差,比拉美国家也差不少。和发展中国家那就拉开了很大差距,出去访问的人十分震惊。原因很多,封闭发展、政治运动、左倾实践失误等等。但也不是表面上看那么差,成就还是有的,与发展中国家实质已经不一样了。有一个执行能力十分强大的领导政党,做错了会错得特别大,可要做对了,那也不同凡响。政权独立自主,改革方向可以自己定。土改搞成了,土地国有,后来建开发区三通一平,政府炒地皮大捞靠得就是这个。没有外资,也没内外债,搞改革可以重新设计,负担小。有相当的自主工业能力,工业化上层次基本属于一点就通,事半功倍,工业能力发展瓶颈比一般发展中国家高。社会稳定,劳动力勤劳肯干肯学习。< BR>这说明中国要搞改革开放追赶生活与基础设施水平,条件要好不少。但也得去做,还不能乱来。改革开放最根本的一点我认为是优势产业搞得不错,从而国际贸易有稳定的来钱的办法。老老实实按比较优势逐步发展各级产业,先发展初级的,再慢慢往上吃中级高级的。发展产业以产业竞争力为中心,决心发展的产业不靠保护,而是开放与保护平衡,引进与自研结合,到时候放开竞争,国企民营外企一齐混战残酷竞争,胜利者一定是国际上也有竞争力。这样,一些产业在国际上有强大竞争力,是较为稳定的来钱办法。以前主要靠纺织品,后来又搞出了机电产品,都是很大块的产业,一小部分就够一小国混的,中国不客气把产业机会全捞过来。
从这时起就和拉美等一般发展中国家不一样了。它们找不着优势产业,忙于应付各种危机,稍有风吹草动就大事不好。而中国有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为依托解决各种问题不断前进,年年都是高速发展。这与四小龙的路数相近些,是比较优势论,而不是拉美发展经济学。要论问题,其实不比拉美少。贫富分化、腐败等等也是比较严重的,人多地少资源少,要就业的人口实在太多,条件还不如拉美了。但因为有靠得住的产业,解决问题的希望比拉美大得多。找不着优势产业,一般就靠卖原材料了。除非是天生好运在家里一铲子下去挖出的不是石油就是钻石的国家,卖原材料受价格影响很大,易受制于人,一般解决不了问题。从经济原理上不如搞工业生产的国家出路多。< BR>中国与四小龙一样注重产业,但路数也有根本不同。四小龙搞一阵子就要升级,原有产业要转移,这边炒第三产业关起门来搞高物价内部通货膨胀、外部货币升值、虚拟经济超前消费,是一个炒作的路数,是往发达国家靠。中国是产业一级级往上吃,占住了就不放弃,不怎么炒作,而是长期低物价体系。这是一个注重生产能力的策略,而不是急功近利炒高名义GDP。这样一来,就断了其它地区竞争的念想,朝着全球生产基地的方向发展。本来说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增长这么猛,人民工资该高上去了吧?结果中国是把消费工业品的价格降下来,人民工资增长不多,加几次薪比起别的国家其实不算什么,但实质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房子炒了一下子,连忙刹车,因为与国家战略不符合。真要炒,各种物价一通涨,加人民币升值,GDP早上天了。但就不炒不升值,就老实生产工业品自用,还大量出口,进口外国的大头是原材料与先进设备,在中国经过数道加工,原理上有增值,国际收支不会成问题,倒是顺差越来越多要想办法。这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经济现象。看上去与四小龙有些象,与发展中国家有些象,国际贸易行为模式甚至与发达国家有些象,又好象都有点区别。< BR>发展中国家忽然发现国际经济环境中出了中国这么个国家,连发达国家在内,实在是没什么准备。中国93与94年搞人民币贬值的时候,国际上没什么声音,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是很黑的,一家伙贬了那么多,算偷袭成功了。要搁现在,不升值都有人跳脚,要那样贬值,得搞疯一堆人。东南亚拉美在内,都发现搞生产搞不过中国了,外资转到中国去了,基础设施越来越好,产业聚集了,以战养战了。时间一长,一段正反馈过后,就根本没法争了。这中国政府为此是无所不用其极,别的国家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是真的没法争了。得建高档次基础设施,得相关厂家一起来,得有大群高素质低工资劳力,这哪条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墨西哥就很受伤,拖着不让中国进WTO。
但其实真的绝了搞生产和中国争的念想,会发现其实也不算个坏事,甚至是挺美好的事。这样想,中国简直可以算是发展中国家大救星了。首先,不折腾搞生产了,世界各发展中国家争来争去,任外资评估,任它们搬来搬去造成许多灾难。干脆断了这个念想,也就不会有这种祸事了。算是世界范围内避免了重复建设。再一个,中国生产搞得好,又是低价策略,各种工业品价格比过去便宜太多了,不用几个钱就能买很多中国商品,老百姓也高兴。从各种工业品的产出消费来看,世界各发展中国家的G DP虽然没怎么大增长,生活水平其实提高了不少。最后,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对农副旅游等特色产品需求也是大幅增加,原材料价格普遍上升并且难以回调,发展中国家卖资源卖特产也可以搞成顺差,经济明显比过去稳定了,甚至全民小康也可以幻想一下了。
当然,如果对中国不服气,那么是不乐意的。凭什么你生产我卖原材料?但其实很容易想通。现在也就是印度不太服气。东南亚原先想不通,后来想通了。经过中国劝说,并且和中国贸易实践尝到了甜头,和中国的十加一自贸区已经搞起来了正式实施了,转眼就是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我估计会成为发展中国家自贸区的典范。印度也慢慢想通了,和中国发展经贸往来不抵触,它还顺差,在惊叹中国制造业之强大之余,觉得它和中国往来也挺不错的。胡温到各资源国去访问,那简直就是众星捧月大财主一般倍儿有面子。中国也的确不亏待它们。它们和发达国家搞来搞去搞到了什么?那真叫不等价交换。中国高价买原材料低价卖工业品,就够意思了,还要怎么样?当然也不是说中国就亏了,实在是以前发达国家卖工业品价太黑。华为中兴把国际电信设备价格打低了多少?发展中国家能不看在眼里?人心都是肉长的,中国威胁论再怎么炒人发展中国家自己有看法。你发达国家投资善款作秀搞再多,我们发展中国家再也不想被骗了!日本和韩国也惦记着和东南亚国家搞自贸区,那是假心假意的,先被中国搞成了,它们还不一定加得进十加一里来。加进来干么?日本韩国人不多又不开放农产品市场,小气得紧。有什么产品早通过在中国的合资厂卖过来了,自贸减关税也没什么意思。哪象中国,说开放,就是真开放,全国每人二两龙眼就够泰国生产一阵子的了。中国和东南亚十国,那是真的合作前景大好。两方面都是越消费越有消费能力,你买我的家用电器我买你的原材料与水果,经济增长还在话下?< BR>发展中国家想通了,剩发达国家想不通了。这中国不是才千把块美元的人均GDP,总值还没超过意大利么,不是说好长时间就要崩溃了么,怎么就能闹成这样了?实在是想不通。
(待续)
四)全球化终结者?
发达国家心目中理想的中国,是一个分裂的中国。苏联、南斯拉夫解体之后,这样一种狂想走到了它的顶峰。当然,民主也在计划之中,有了民主,分裂就好办了。长期以来,它们对中国关注重点就在于此。民运喇嘛东突就是希望之星,风光了好一阵子。
而中国经济,是民主分裂大计划中的一个环节。中国发展经济,是值得鼓励的事,按照某种奇怪的理论,经济发展会导致民主。本来已经快成功了,可惜中共有够狠,居然敢开枪。不过这下中共可失尽民心了,中国人民该觉醒了,与这个反动政权作坚决斗争,成功应该不远了。
这样一种幻想,支配了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观察。然而,这是一种严重的渎职,不客气的说,所谓的中国问题专家们都在吃干饭。发达国家实际上不了解中国发生的事情,对中国的国情民情民心把握得十分离谱,居然把工作重点放到了毫无指望的民主分裂上。每年拿些人权民主的事给中国添堵,仿佛就有了工作成果。这样一种攻势,十分好应付。中国政府搞宣传其实很差,但还知道把闹民主的往美国送。中国舆论思想界自发地搞了一场研讨辩论,用美帝国主义提供的武器把民主彻底送回了老家。还有些脑子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的西方民主论痴迷者,但中国这样历史积累深厚的国家,思想传承有根基,思辩层次很深,势头变了就转不过来。西方国家在思想战线上,遭受了重大挫折,还不愿意承认,用各种希奇古怪的说法自欺欺人。流风余韵至今,提到中国仍然是言必天安门,写出来文章和八股似的与中宣部有一拼。< BR>西方国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国民主政治微不足道的星星之火的同时,中国政府悄然发动了一场全球经济大发击。中国政府1993年把人民币一家伙贬到八点几的时候,引起的关注也许还不如哈利吴胡编乱造骗钱的劳改报告多--拿钱不干活的民主人士们在走向终点之前,还是很好地完成了蒋干盗书式的历史任务。也放有人注意到了中国政府不寻常的举动,然后轻轻一笑:中国政府终于撑不住人民币那扭曲高估的官方汇率,回归到了它应有的位置。黑市兑换价仍然高过官方汇率不少,有人说中国以美元计的GDP高估了,骗人的,拿人民币换不到那么多美元。种种奇谈怪论中,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汇率政策背后中国政府重大的战略转向。
现在当然很清楚了。从那时起,外资大增,中国开始疯狂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各地政府疯了一样地招商引资,向着全球生产基地狂奔而去。进出口贸易额短短十年就从1993年的不到2000亿搞到了上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疯狂增长期是2000年后的五年,那么大的基数翻了三倍,但原因要追溯到更早的产业布局中去。外汇储备的增长更加惊人,2005年6月底估计已经突破7000亿,年内突破8 000亿很有可能,十年增长二十多倍。这一阶段偷袭战式的疯狂增长,使中国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彻底区分开来,许多发展经济学中新的现象不断出现,人们终于认识到,对中国要重新认识。
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很有意思。与美国签完协议后,双方代表都笑得嘴合不上了。但至少从表面上看,美国女代表更象个胜利者,笑得更欢畅。她当然有足够的理由去笑,我可以断定,美国榨出了不少超出它们预期的条款。但沾沾自喜的同时,把中国政府看成不知世事上当受骗的冤大头,就隐含着犯错误的危险。后来几年国际贸易的发展证明,中国政府更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对于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所在更清楚,以至于谈判中让了一些也不在乎。如果知道中国从WTO中可以捞到这么大好处,我相信美国不会这样轻易放中国进去。当然,这也许对美国人要求太高了,加入WTO后贸易额三年就翻番的事,对人们的想象力是一种挑战。但没有后悔药了,现在美国再来要求人民币升值,温家宝还不是理直气壮的顶回去?
中国政府十多年前说要韬光养晦,是明着说的。这是个很无厘头的事,明着说要不出头隐藏实力自己偷偷发展,有用么?敌对势力能信么?你说不出头,人家还不是围你堵你逼你?然而奇妙的是,等中国政府干脆结束韬晦偏向有所作为的时候,这韬光养晦居然可以算是很成功的一个中长期战略了。这只能说是人类的社会科学经济学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以致于美国对中国的了解偏差了很多,对中国搞了十多年既没有意思也没有成果的民主斗争。美国对自己的和平演变以及全球化那一套太有信心了。这也正常,刚把苏联东欧整趴下,东南亚小小的来一下就腥风血雨,怎么能没信心?< BR>但是面对中国的情况,美国人的信心在减退,不耐烦的情绪在增长。全球化到底还管不管用?拉美东南亚苏联东欧都攻城略地搞出巨大成果了,中国又加入WTO自投罗网了,还榨出了比预想更好的条款,怎么会这样?这WTO是为美国开的还是为中国开的?看看中美进出口产品结构,美国出口农产品矿产品,进口各种高中低级消费品,这美国不活脱脱就是搞"进口替代"前的拉美么?实在是有点搞笑。这美元是一年上千亿地往中国逆差,还好是自己印的。但也不是没问题,对中国的经济斗争能力减弱了。以前中国镇压民主可以动真格经济封锁中国,后来也可以年年最惠国审查,人权报告满天飞。现在搞个人民币升值几年搞不定,中国政府连句好话都不肯给,面子上都下不来。自己的议员还照过去那样搞提案经济威胁,实际上中国政府不威胁美国就不错了,格林斯潘得小心解释:美国经济这个啊,不比从前了,这个内外债都不少啊,这个美国国债啊,这个中国政府不买的话啊。。。
中国政府不韬了,拿着美元上全球横着走了,收购到美国老家了。明明一堆大问题,却好似没什么影响继续高速增长,什么时候增长的气势下来,各方面也不太敢放话了。这还有没有天理?没天理,有硬道理,事实就是硬道理。中国政府真金白银捞到手了,你那民主分裂经济崩溃的道理就得改。你管我是不是发展中国家,我在国际贸易中是捞到了,我资源也买了,顺差还越来越多,还巨额外储。我年年上许多大项目,我军舰象下饺子一样造出来。我年年增长接近1 0%,要只有7%都直叹气发生危机了,而你6%就烧高香了。我人均1000的可以拿美元砸得你人均5000美元的不敢吭气。我2008年办奥运的可以比你2004年办的先准备好场馆。我的优势产业优势很大,我逼得你出阴着搞配额搞特别条款搞环保标准,你们国家劳工游行反全球化。你的优势产业就说不好能优多少时间了,你台湾政府式地戒急用忍关联厂子仍然会转移到中国,不然混不好。我还往科技里砸大钱,R&D经费三年就翻倍,排世界第三,就不信砸不出个响儿来。不就是钱么?我国际贸易收支情况这么好,我怕谁?我国内坏账就算几万亿,比你们国债比例还要少,你还想我崩溃?不服气我再发多些国债,多搞出些坏账来,我还增长得好好的,气死你。我是国家,钱就是我印的,我造出的基础设施与工厂是真的,你没基础设施没工厂再怎么财政健康都是空的,要饭的财政最健康了。你要有技术,我敬你一尺,转移给我大家好说,要多少银子好商量,管够。你技术封锁,我还就不信了,主席说,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全球化,到中国这,就终结了。大小通吃,产业聚集。人傻钱多速来,几亿农民,几十家地方政府等着哪。搞资源那得靠老天,搞生产我们就不客气了。其实不用劝,你自己就来了不是?想投机,您上别地儿去,我们这政府严打得厉害,套在上海的房地产上了吧?你全球化再玩不出什么花样了,到中国这就是终极形式了。你内部怎么炒高第三产业虚拟经济G DP上天我管不着,你要是搞高科技NB到再创个IT业出来那我也佩服你。可你搞不下去了吧?撞慧星也撞不出什么钱景吧?你要全球化搞生产,我GDP总额比不上意大利,你也得天天关注中国在搞什么。
发展中国家想通了,和中国自贸区贸易协定串着来。发达国家没想通,但也是迟早的事。不然和中国打核战争?人澳大利亚不就想通了么?其实也就是美国日本没想通,管线收购石油争端到处使坏。可是既然放出了全球化这个东西,又让中国挺了过来,那你再使坏就没用了。
以后不仅是中国去改革开放适应这个世界,世界也得调整改变去适应中国。不服气就斗,谁怕谁!
Tuesday, December 26, 2006
Wednesday, December 13, 2006
短期ビザの法務Q&A
http://www.lawyersjapan.com/visaqa12.html
短期ビザの法務Q&A
短期ビザの法務に関して、専門の移民法律家がQ&A形式でお答え致します。
Q1: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とは、どのようなものですか?
A1: 短期ビザとは、観光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親族訪問ビザ等とも言われることがありますが、本邦に短期間滞在して行う観光、保養、スポ―ツ、親族訪問、見学、講習又は会合への参加、業務連絡その他これらに類似する活動、のためのビザ(在留資格)です。但し、このサイトは「ビザ」を査証や在留資格を包含した最広義に用いています。
一口に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といっても、三つの場面があります。まず、(A)短期滞在査証を申請する場面、次に、(B)査証を取り付けたうえで、上陸許可を申請する場面、そして、(C)日本へ短期滞在の在留資格で上陸許可を得たあと、短期滞在を更新したり、あるいは、他の在留資格から短期滞在へ変更するような場面です。(A)の場面は、外務省の在外公館、(B)の場面は成田空港支局等の入国管理局、(C)の場面は、東京入国管理局本局等の入国管理局が関わり、それぞれ、許可不許可の権限を有しています。つまり、Aが許可してもBが許可しないことはあるし、ABが許可してもCが許可しないこともあります。たとえば、Aが許可してBが許可しないときは、結局、上陸できません。ABともに許可しても、Bで許可した在留期限が15日で、かつ、Cが更新を許可しなければ15日で帰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なぜこのように複雑にしているかといえば、一言でいえば、外国人を信用していないのです。
Q2: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の要件(基準)は何でしょうか?
A2: 重要な要件は、本邦において収入を伴う事業を運営し又は報酬を得る活動することなく短期間滞在するという点です。したがって、短期滞在は、就労が予定されないだけではなく、本来、日本からの出国を予定してい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は、「査証」の発給の場面についていえば、出身国ないし地域によって手続等は異なりますが、これは在外公館の現地の事情に合わせたものです。
以下、外務省等の説明を敷衍しつつ、若干の注釈を加えておきます。まず、短期滞在査証の範囲は、おそらく、世間一般で考えられているよりも広いことを指摘できるでしょう。強調するべきことは「観光」に限るものではないということです。また、親族訪問ビザの範囲を「三親等」に限るような解釈もありますが、これは便宜的なもので、絶対の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法律と単なる運用とは区別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短期滞在は査証も上陸許可も、本来は弾力的なものです(但し、現場では硬直的なことはある。)。
たとえば、中国からの短期滞在査証に係る外務省の見解ににつき、コメント致しますと、 「短期商用等」という概念を用い、その目的を定義し、「文化交流、自治体交流、スポーツ交流等」及び、本邦に「短期間滞在して行う商用目的の業務連絡、 会議、商談、契約調印、アフターサービス、宣伝、市場調査等」とされます。ただ、この定義は「等」がポイント、つまり例示列挙なのです。
Q3: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は更新できますか?
A3: これはそれほど明確な決まりがあるわけではありません。申請内容によっては更新されます。たとえば、病院で治療中であるなどの人道上の必要性があるときです。なお、いわゆる待婚期間中(民法733条)であり、婚姻が予定されているときの扱いは流動的で、個別に判断されるでしょう。訴訟・審判・調停当事者であるときも、個別に判断されると思われます。但し、一般に、現在、短期の更新は否定するような行政指導が強く、ほとんどの人はあきらめていると思います。
Q4: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について、在留資格認定証明書は発行されますか?
A4: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については発行されません。在外公館でダイレクトに申請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
Q5: 私は人文国際ビザの更新が不許可になりました。この後どうなるのでしょうか?
A5: 2003年末頃までは概ねこうでした。
原則として、ファイナルエクステンションがついて、短期ビザ(特別受理)に変更になります。パスポートに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90日に変更する旨の目印になる「のり付き付箋」がついている場合がありますが、はがれやすいので、なくさないようにしておきます(かつて、その「のり付き付箋」を失くした人が、入管の窓口へ行ったところ、「故意に失くした。」ものと疑問視されて、弁解する事態になった事案を扱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す。)。
2003年末頃からはこうなりました。
「出国準備期間の特定活動」というものが創出され、「短期滞在」をこの場面で使用しないように運用が変更になっています。
Q6: 更新不許可にした外国人を何十日も日本での在留を認容するのはおかしいという見解が一部にあるようですが?
A6: 以前、出国準備期間に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を用いていたときに、そういう見解がみられたのですが、それは入国管理局の実務の運用をご存知ない方の見解と解せられます。この点、入管法の場面では、いわゆる行政手続法の適用が除外されています。それもあいまって、在留資格の更新はいわゆる「予測可能性」が万全とは言えません。また、このような状態に加えて、入国管理局の事務が渋滞した場合、申請人にとってはある日突然、「出国準備期間の特定活動」の在留資格への変更になるのです。その場合、当該外国人のみならず、周囲の日本人も影響を受けます。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から特定活動に変わっても、その必要性は変わりません。
Q7: 就労カテゴリーの在留資格の更新が不許可になって、短期(現在は特活)に変更になった場合に、再申請はできますか?
A7: 法的には可能ですが、「現場」では拒否的な扱いはありうると思われます。不足書類を追完できるなどの特段の事情があれば、再申請に馴染みやすいでしょう。ただ、十分に説明しないと、再申請につき、強く否定的に言われるケースもあります。なお、申請が受理されることと、許可されるかどうかとは別の問題です。認定が相当なケースもあるので、審査官への打診・照会が必要ですが、出張所と本局とで審査官同士の意見が食い違うこともあるので、本局の審査部門で打診が必要です(場合によっては本省の入国在留課。)。
Q8: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からの在留資格変更は可能ですか?
A8: 原則、不可、例外、許容、です。つまり「やむを得ない特別の事情」が必要です。「やむを得ない特別の事情」は色々ですが、単に結婚しただけでは、これに該当しないという判断は実際にあります。もっとも、日本人と結婚したケースで帰国しないで変更を可能にすることもできないこともないのですが、その方法が複雑なため、一般には高い航空券を買っていったん帰る夫妻が多いようです。ただ、「在留資格認定証明書」は審査に3、4か月かかってもおかしくないことも知っておく必要があります。
ここで、専門家向けの話ですが、そもそも短期の更新を認容しない方向の「行政指導」と、認定の審査時間が3か月を超える、つまりほぼ90日を突破することには関連性があります。90日とは短期の期限です。また、日配に限らず、近時、就労でもたとえば不許可で出国準備期間の特活の場合、在留中は認定を出さないという判断はあり得ます。
■法文■
(在留資格の変更)
第 二十条
3 前項の申請があつた場合には、法務大臣は、当該外国人が提出した文書により在留資格の変更を適当と認めるに足りる相当の理由があるときに限り、これを許可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ただし、短期滞在の在留資格をもつて在留する者の申請については、やむを得ない特別の事情に基づくものでなければ許可しないものとする。
Q9: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で婚約者を呼んで、日本で婚姻して、配偶者ビザへの変更をしたいのですが何か問題はありますか?
A9: 出身国によってはそもそも、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での入国が面倒なことがあります。さらに、仮にそれをクリアーしても、これも相手の国の事情によっては、先に相手国で婚姻したほうがよいことがあります。ですから、事前に十分に相手の国の法制度を把握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のみならず、日本で創設的に婚姻する場合、婚姻要件具備証明書を出さない(ないしその代替物として認定されたものがない)国の場合、市区町村での婚姻届の受理は、法務局照会で、かなり遅れる場合がありますから、その所要時間もきっちりと予測したうえで、行わないと、在留期限が切れます。
これに加えて、婚姻と変更申請が間に合っても、許可するかの保障はありません。そもそも、なぜ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からの変更を原則、認容しないかの一つの理由は、在外公館でのチェックを経由させたいからなのです。たとえば、認定を交付しても、在外公館で査証の発給を拒否されるケースは珍しくないのです。なぜなら、在外公館は入国管理局とは違う視点で審査するからです。
なお、在留期間中に認定を得た場合の変更という方法もありますが(私はこれを二段階方式とか、二段階ステップ方式などと呼んでいます。)、本来、在外公館の審査も要件とするのが筋でしょう。もっとも、二段階方式を実行するには、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の更新が必要になってしまうでしょう。そこなのです。おそらく普通の人には無理な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これは理由にはなりません。これも理由にはなりません。はい、全部、理由にはなりません。これは不許可になる可能性が高いですね。いったん不許可になった人は、パスポートにも残るのですから、今後の審査で不利になりますよ。私はそうなっては申し訳ないと思って申し上げているのです。ええ、不利になりますよ。」、などと入国管理局の職員にキッパリと言われたら普通の人は断念するでしょう。短期滞在部門の前で、いつもすごすごと引き下がってゆく外国人を見かけます。
ちなみに、私は身寄りのないに等しい子どもの短期滞在の更新を扱うこともあり(以前、ニュースで話題になったタイ人少女のMさんのようなケースです。)、そういう事案については、入国管理局とさんざん話し合い、相応の申請資料も出しているので、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の更新は許可されています。短期滞在で学校に通うのです。誰が見ても保護すべきだと感じられ、しかも日本に然るべき保護者もいるような、そういう子どもの在留資格が短期滞在しか無いのですから不思議ともいえます。養子にしても、6歳未満ではないので、ダメなのです。そういうタイ人少女のMさんのようなケースについて、法務省入国在留課の就学の担当者と話をしたこともあるのですが、地方入国管理局の就学担当と、明白に異なる回答を得て驚いたこともあります(その回答は子どもの人生を決めてしまうものだった。)。今では、地方入国管理局と法務省入国在留課の解釈が違っても驚きはしませんが、それが一人の人生を決めてしまうのです。
Q10: 査証免除を使って、何度も行き来してよいですか?
A10: 基本的にはかまいませんが、就労を疑われる等で拒否されることもありえますから、就労の該当性があるなら、認定証明書を取って、然るべき在留資格を取得するべきです。なお、査証免除で上陸したときに付与される在留資格は短期滞在の在留資格です。
Q11: 在外公館で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の査証申請し、不許可になるとどうなりますか。
A11: 原則として、6か月間、新たなビザ申請はできなくなります。しかもこれは原則として、査証の種類や国に関わりません。これは入管とは異なる取り扱いです。入管では、このような一種の申請不受理期間は、少なくとも制度化されたものではないです。外務省によれば、これはそもそも査証申請で不許可になった、ということは何か申請内容に瑕疵があった(虚偽申請、不法就労目的等)、という事実認定がされたということを意味するので、一種のペナルティ期間として設けた、とのことです。
確かに、大量の査証申請を扱う在外公館の事情に鑑みれば、一定の合理性を有するといえましょう。しかし、これではかかる事実認定に誤認があったときの担保手段・救済措置に十分でない場合もありうるところです。外務省では、そういうケースで入管で在留資格認定証明書の発行を得ればよい、とも考えられているようですが、事案によっては、かかる在留資格認定証明書の発行が困難で、先に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で本人を上陸させる必要のある場合もあります。
このようなケースでペナルティ期間内の救済を求めるには、一般的な嘆願・請願になります。外務省領事局外国人課ですが、法務省と外務省の双方が取り扱う法律を横断する知識や在特・上特レベルの知識及び司法制度一般の知識がないと、門前払いで相手にもされない可能性があります。
または、ビザ無しでいきなり空港まで来て上特を求める方法もありますが(これは入管の所管事項です。)、これも難解な手続きが要求されますし、収容や不許可のリスクを免れません。
Q12: 国によっては、観光目的と称しつつ、実は婚姻目的だった場合は、入国拒否されますが、日本はどうでしょうか。
A12: 外務省の在外公館で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の査証申請する場合、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というと、観光ビザしか知らないご夫婦が多いため、入国目的に「観光」と記入することを考える方が多いようです。それどころか、「観光ビザ」という発想が一番よいと考えているようです。しかし、実際には、「知人訪問」や「親族訪問」という「目的」もあるわけです。外務省もこのような事情を知っておりますから、不適切な目的に対しては、変更するよう、窓口での行政指導はされているようです。そもそも査免(査証免除)でない国の場合、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でも多くの書類が要求されますから、それらで事情は推知しうる側面もあります。
問題は査免(査証免除)の国の場合でもあります。査免(査証免除)の場合、いきなり日本の空港に来て上陸許可申請しますが、「観光」と称しても入国できることが多いです。しかし、目的の齟齬は虚偽申請であり、本来は上陸不許可事由であって(入管法7条1項2号「活動が虚偽のものでなく」)、事実関係が露見されれば、入国拒否されても反論できません。そして、問題はそれだけではなく、観光と称して日本へ入国したときは、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の最高期間である90日も付与されないことも多いのです。最近の例で、査免で来て、観光と称したところ、初回15日のみ付与、期限間際に請願してもう一度のみ15日更新、となり、婚姻手続きが間に合わなかったケースもあります。
「知人訪問」や「親族訪問」という目的にすると必要な書類が増え、事前に十分な準備が必要になることが多いですが、法律上正当な手続きを採り、虚偽目的で入国されないことをお勧めいたします。
Q13: 内縁の妻(外国人)の両親を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で招聘するのに、身元保証人となる場合、内縁の妻との関係をどう説明すればよいでしょうか。
A13: 基本的にはありのままに説明するべきです。内縁の説明の仕方に困るのは不倫関係の誤解を怖れる場合が典型的ですが、心配の余り、虚偽の関係を仮装するケースがしばしば見受けられます。
Q14: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を更新した場合、その期限はどうなるでしょうか。
A14: たとえば、90日更新される場合、早めに申請して、かつ早めに許可された場合でも、元々の在留期限に+90日を足します。つまり、早めに申請しても、期限の関係で、損をすることにはなりません。但し、これはあくまで「更新」申請の場合です。「変更」申請の場合はこれとは異なります。
※より詳しく知りたい方はこちらをご覧ください。
2006Apr12
短期ビザの法務Q&A
短期ビザの法務に関して、専門の移民法律家がQ&A形式でお答え致します。
Q1: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とは、どのようなものですか?
A1: 短期ビザとは、観光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親族訪問ビザ等とも言われることがありますが、本邦に短期間滞在して行う観光、保養、スポ―ツ、親族訪問、見学、講習又は会合への参加、業務連絡その他これらに類似する活動、のためのビザ(在留資格)です。但し、このサイトは「ビザ」を査証や在留資格を包含した最広義に用いています。
一口に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といっても、三つの場面があります。まず、(A)短期滞在査証を申請する場面、次に、(B)査証を取り付けたうえで、上陸許可を申請する場面、そして、(C)日本へ短期滞在の在留資格で上陸許可を得たあと、短期滞在を更新したり、あるいは、他の在留資格から短期滞在へ変更するような場面です。(A)の場面は、外務省の在外公館、(B)の場面は成田空港支局等の入国管理局、(C)の場面は、東京入国管理局本局等の入国管理局が関わり、それぞれ、許可不許可の権限を有しています。つまり、Aが許可してもBが許可しないことはあるし、ABが許可してもCが許可しないこともあります。たとえば、Aが許可してBが許可しないときは、結局、上陸できません。ABともに許可しても、Bで許可した在留期限が15日で、かつ、Cが更新を許可しなければ15日で帰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なぜこのように複雑にしているかといえば、一言でいえば、外国人を信用していないのです。
Q2: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の要件(基準)は何でしょうか?
A2: 重要な要件は、本邦において収入を伴う事業を運営し又は報酬を得る活動することなく短期間滞在するという点です。したがって、短期滞在は、就労が予定されないだけではなく、本来、日本からの出国を予定してい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は、「査証」の発給の場面についていえば、出身国ないし地域によって手続等は異なりますが、これは在外公館の現地の事情に合わせたものです。
以下、外務省等の説明を敷衍しつつ、若干の注釈を加えておきます。まず、短期滞在査証の範囲は、おそらく、世間一般で考えられているよりも広いことを指摘できるでしょう。強調するべきことは「観光」に限るものではないということです。また、親族訪問ビザの範囲を「三親等」に限るような解釈もありますが、これは便宜的なもので、絶対の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法律と単なる運用とは区別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短期滞在は査証も上陸許可も、本来は弾力的なものです(但し、現場では硬直的なことはある。)。
たとえば、中国からの短期滞在査証に係る外務省の見解ににつき、コメント致しますと、 「短期商用等」という概念を用い、その目的を定義し、「文化交流、自治体交流、スポーツ交流等」及び、本邦に「短期間滞在して行う商用目的の業務連絡、 会議、商談、契約調印、アフターサービス、宣伝、市場調査等」とされます。ただ、この定義は「等」がポイント、つまり例示列挙なのです。
Q3: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は更新できますか?
A3: これはそれほど明確な決まりがあるわけではありません。申請内容によっては更新されます。たとえば、病院で治療中であるなどの人道上の必要性があるときです。なお、いわゆる待婚期間中(民法733条)であり、婚姻が予定されているときの扱いは流動的で、個別に判断されるでしょう。訴訟・審判・調停当事者であるときも、個別に判断されると思われます。但し、一般に、現在、短期の更新は否定するような行政指導が強く、ほとんどの人はあきらめていると思います。
Q4: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について、在留資格認定証明書は発行されますか?
A4: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については発行されません。在外公館でダイレクトに申請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
Q5: 私は人文国際ビザの更新が不許可になりました。この後どうなるのでしょうか?
A5: 2003年末頃までは概ねこうでした。
原則として、ファイナルエクステンションがついて、短期ビザ(特別受理)に変更になります。パスポートに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90日に変更する旨の目印になる「のり付き付箋」がついている場合がありますが、はがれやすいので、なくさないようにしておきます(かつて、その「のり付き付箋」を失くした人が、入管の窓口へ行ったところ、「故意に失くした。」ものと疑問視されて、弁解する事態になった事案を扱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す。)。
2003年末頃からはこうなりました。
「出国準備期間の特定活動」というものが創出され、「短期滞在」をこの場面で使用しないように運用が変更になっています。
Q6: 更新不許可にした外国人を何十日も日本での在留を認容するのはおかしいという見解が一部にあるようですが?
A6: 以前、出国準備期間に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を用いていたときに、そういう見解がみられたのですが、それは入国管理局の実務の運用をご存知ない方の見解と解せられます。この点、入管法の場面では、いわゆる行政手続法の適用が除外されています。それもあいまって、在留資格の更新はいわゆる「予測可能性」が万全とは言えません。また、このような状態に加えて、入国管理局の事務が渋滞した場合、申請人にとってはある日突然、「出国準備期間の特定活動」の在留資格への変更になるのです。その場合、当該外国人のみならず、周囲の日本人も影響を受けます。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から特定活動に変わっても、その必要性は変わりません。
Q7: 就労カテゴリーの在留資格の更新が不許可になって、短期(現在は特活)に変更になった場合に、再申請はできますか?
A7: 法的には可能ですが、「現場」では拒否的な扱いはありうると思われます。不足書類を追完できるなどの特段の事情があれば、再申請に馴染みやすいでしょう。ただ、十分に説明しないと、再申請につき、強く否定的に言われるケースもあります。なお、申請が受理されることと、許可されるかどうかとは別の問題です。認定が相当なケースもあるので、審査官への打診・照会が必要ですが、出張所と本局とで審査官同士の意見が食い違うこともあるので、本局の審査部門で打診が必要です(場合によっては本省の入国在留課。)。
Q8: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からの在留資格変更は可能ですか?
A8: 原則、不可、例外、許容、です。つまり「やむを得ない特別の事情」が必要です。「やむを得ない特別の事情」は色々ですが、単に結婚しただけでは、これに該当しないという判断は実際にあります。もっとも、日本人と結婚したケースで帰国しないで変更を可能にすることもできないこともないのですが、その方法が複雑なため、一般には高い航空券を買っていったん帰る夫妻が多いようです。ただ、「在留資格認定証明書」は審査に3、4か月かかってもおかしくないことも知っておく必要があります。
ここで、専門家向けの話ですが、そもそも短期の更新を認容しない方向の「行政指導」と、認定の審査時間が3か月を超える、つまりほぼ90日を突破することには関連性があります。90日とは短期の期限です。また、日配に限らず、近時、就労でもたとえば不許可で出国準備期間の特活の場合、在留中は認定を出さないという判断はあり得ます。
■法文■
(在留資格の変更)
第 二十条
3 前項の申請があつた場合には、法務大臣は、当該外国人が提出した文書により在留資格の変更を適当と認めるに足りる相当の理由があるときに限り、これを許可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ただし、短期滞在の在留資格をもつて在留する者の申請については、やむを得ない特別の事情に基づくものでなければ許可しないものとする。
Q9: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で婚約者を呼んで、日本で婚姻して、配偶者ビザへの変更をしたいのですが何か問題はありますか?
A9: 出身国によってはそもそも、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での入国が面倒なことがあります。さらに、仮にそれをクリアーしても、これも相手の国の事情によっては、先に相手国で婚姻したほうがよいことがあります。ですから、事前に十分に相手の国の法制度を把握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のみならず、日本で創設的に婚姻する場合、婚姻要件具備証明書を出さない(ないしその代替物として認定されたものがない)国の場合、市区町村での婚姻届の受理は、法務局照会で、かなり遅れる場合がありますから、その所要時間もきっちりと予測したうえで、行わないと、在留期限が切れます。
これに加えて、婚姻と変更申請が間に合っても、許可するかの保障はありません。そもそも、なぜ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からの変更を原則、認容しないかの一つの理由は、在外公館でのチェックを経由させたいからなのです。たとえば、認定を交付しても、在外公館で査証の発給を拒否されるケースは珍しくないのです。なぜなら、在外公館は入国管理局とは違う視点で審査するからです。
なお、在留期間中に認定を得た場合の変更という方法もありますが(私はこれを二段階方式とか、二段階ステップ方式などと呼んでいます。)、本来、在外公館の審査も要件とするのが筋でしょう。もっとも、二段階方式を実行するには、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の更新が必要になってしまうでしょう。そこなのです。おそらく普通の人には無理な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これは理由にはなりません。これも理由にはなりません。はい、全部、理由にはなりません。これは不許可になる可能性が高いですね。いったん不許可になった人は、パスポートにも残るのですから、今後の審査で不利になりますよ。私はそうなっては申し訳ないと思って申し上げているのです。ええ、不利になりますよ。」、などと入国管理局の職員にキッパリと言われたら普通の人は断念するでしょう。短期滞在部門の前で、いつもすごすごと引き下がってゆく外国人を見かけます。
ちなみに、私は身寄りのないに等しい子どもの短期滞在の更新を扱うこともあり(以前、ニュースで話題になったタイ人少女のMさんのようなケースです。)、そういう事案については、入国管理局とさんざん話し合い、相応の申請資料も出しているので、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の更新は許可されています。短期滞在で学校に通うのです。誰が見ても保護すべきだと感じられ、しかも日本に然るべき保護者もいるような、そういう子どもの在留資格が短期滞在しか無いのですから不思議ともいえます。養子にしても、6歳未満ではないので、ダメなのです。そういうタイ人少女のMさんのようなケースについて、法務省入国在留課の就学の担当者と話をしたこともあるのですが、地方入国管理局の就学担当と、明白に異なる回答を得て驚いたこともあります(その回答は子どもの人生を決めてしまうものだった。)。今では、地方入国管理局と法務省入国在留課の解釈が違っても驚きはしませんが、それが一人の人生を決めてしまうのです。
Q10: 査証免除を使って、何度も行き来してよいですか?
A10: 基本的にはかまいませんが、就労を疑われる等で拒否されることもありえますから、就労の該当性があるなら、認定証明書を取って、然るべき在留資格を取得するべきです。なお、査証免除で上陸したときに付与される在留資格は短期滞在の在留資格です。
Q11: 在外公館で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の査証申請し、不許可になるとどうなりますか。
A11: 原則として、6か月間、新たなビザ申請はできなくなります。しかもこれは原則として、査証の種類や国に関わりません。これは入管とは異なる取り扱いです。入管では、このような一種の申請不受理期間は、少なくとも制度化されたものではないです。外務省によれば、これはそもそも査証申請で不許可になった、ということは何か申請内容に瑕疵があった(虚偽申請、不法就労目的等)、という事実認定がされたということを意味するので、一種のペナルティ期間として設けた、とのことです。
確かに、大量の査証申請を扱う在外公館の事情に鑑みれば、一定の合理性を有するといえましょう。しかし、これではかかる事実認定に誤認があったときの担保手段・救済措置に十分でない場合もありうるところです。外務省では、そういうケースで入管で在留資格認定証明書の発行を得ればよい、とも考えられているようですが、事案によっては、かかる在留資格認定証明書の発行が困難で、先に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で本人を上陸させる必要のある場合もあります。
このようなケースでペナルティ期間内の救済を求めるには、一般的な嘆願・請願になります。外務省領事局外国人課ですが、法務省と外務省の双方が取り扱う法律を横断する知識や在特・上特レベルの知識及び司法制度一般の知識がないと、門前払いで相手にもされない可能性があります。
または、ビザ無しでいきなり空港まで来て上特を求める方法もありますが(これは入管の所管事項です。)、これも難解な手続きが要求されますし、収容や不許可のリスクを免れません。
Q12: 国によっては、観光目的と称しつつ、実は婚姻目的だった場合は、入国拒否されますが、日本はどうでしょうか。
A12: 外務省の在外公館で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の査証申請する場合、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というと、観光ビザしか知らないご夫婦が多いため、入国目的に「観光」と記入することを考える方が多いようです。それどころか、「観光ビザ」という発想が一番よいと考えているようです。しかし、実際には、「知人訪問」や「親族訪問」という「目的」もあるわけです。外務省もこのような事情を知っておりますから、不適切な目的に対しては、変更するよう、窓口での行政指導はされているようです。そもそも査免(査証免除)でない国の場合、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でも多くの書類が要求されますから、それらで事情は推知しうる側面もあります。
問題は査免(査証免除)の国の場合でもあります。査免(査証免除)の場合、いきなり日本の空港に来て上陸許可申請しますが、「観光」と称しても入国できることが多いです。しかし、目的の齟齬は虚偽申請であり、本来は上陸不許可事由であって(入管法7条1項2号「活動が虚偽のものでなく」)、事実関係が露見されれば、入国拒否されても反論できません。そして、問題はそれだけではなく、観光と称して日本へ入国したときは、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の最高期間である90日も付与されないことも多いのです。最近の例で、査免で来て、観光と称したところ、初回15日のみ付与、期限間際に請願してもう一度のみ15日更新、となり、婚姻手続きが間に合わなかったケースもあります。
「知人訪問」や「親族訪問」という目的にすると必要な書類が増え、事前に十分な準備が必要になることが多いですが、法律上正当な手続きを採り、虚偽目的で入国されないことをお勧めいたします。
Q13: 内縁の妻(外国人)の両親を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で招聘するのに、身元保証人となる場合、内縁の妻との関係をどう説明すればよいでしょうか。
A13: 基本的にはありのままに説明するべきです。内縁の説明の仕方に困るのは不倫関係の誤解を怖れる場合が典型的ですが、心配の余り、虚偽の関係を仮装するケースがしばしば見受けられます。
Q14: 短期ビザ(短期滞在ビザ、観光ビザ、親族訪問ビザ)を更新した場合、その期限はどうなるでしょうか。
A14: たとえば、90日更新される場合、早めに申請して、かつ早めに許可された場合でも、元々の在留期限に+90日を足します。つまり、早めに申請しても、期限の関係で、損をすることにはなりません。但し、これはあくまで「更新」申請の場合です。「変更」申請の場合はこれとは異なります。
※より詳しく知りたい方はこちらをご覧ください。
2006Apr12
Friday, June 16, 2006
Why Vista Release Date Really Slipped
anzev writes
"A team manager for Windows for 5 years has decided to write a blog-essay about what caused Windows Vista project to miss the due date. Philip tells us in the blog, that Windows developers are writing an average of 5000 lines of code (which is *only* 1200 lines less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of 6200 lines of code per year). He addresses issues like the Vista code being too complicated, the processes the developers have to follow too complex and a lot more. All in all it gives a nice insight into why Vista will be late,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h, and Slashdot gets mentioned too ;-)."
"A team manager for Windows for 5 years has decided to write a blog-essay about what caused Windows Vista project to miss the due date. Philip tells us in the blog, that Windows developers are writing an average of 5000 lines of code (which is *only* 1200 lines less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of 6200 lines of code per year). He addresses issues like the Vista code being too complicated, the processes the developers have to follow too complex and a lot more. All in all it gives a nice insight into why Vista will be late,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h, and Slashdot gets mentioned too ;-)."
Sunday, June 11, 2006
索罗斯的1997香港股市之战------探讨大盘走向的预备
索罗斯的1997香港股市之战------探讨大盘走向的预备内
文章来源: 弱-智
索罗斯的1997香港股市之战
---因为中国封锁消息,我对全过程及数据的了解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分析有不确切的地方请大家谅解,但是我必须说清这种操纵市场的方式,来对我后面分析大盘作铺垫。
---索罗斯,犹太人,世界最著名的国际金融投机家,操纵着旗下的对冲基金,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 曾在泰国修理泰铢,引发东南亚金融风暴;曾阻击英镑,获十亿利润;在俄罗斯出手,受到俄政府干涉而受损。
---1997年的香港回归,被他视为一个绝佳的暴利机会。他联络了全球各国的几家大型基金,秘密地开始买入香港股票(港股是可以通过券商从世界各地购买的)。而且这种买入是持续性的,使得港股从1996年的低点开始不停地上涨,引发港人疯狂地追随,恒生指数一再突破新高。到1997年朱总理曾给过很严厉的警告:“不要认为政府会托市,我们也托不起市。” 很明显,港府和中国政府早就看出了这股潜在的国际金融力量的目的,通过金融操纵,在香港回归之前把股价打高到天上,从而在回归之后采取暴跌方式出货,既可获利又可造成很坏的政治影响。
---朱总理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当时政府不能人为地行政干涉外资涌入市场,在无奈之中,只好警告香港散民不要跟风。但就像中国股市一样,金钱的魅力是无穷的。没有人抵挡的住诱惑,没有人听信忠告,追高者无数。港民都坚信,回归后政府不可能放任大跌,会影响政府形象,所以都勇敢地去豪赌。
索罗斯在1997年上半年不断推升股市,接近最高点时,分散隐蔽,但不断地开了大批六月底交割的股指期货的空单 (Put Option)。港府一直紧密监视着这股神秘的力量,越临近7月1日,港府对于对方的动机和操作策略越是一清二楚。但问题是,港府的外汇储备尚无力单独应付可能的金融袭击。于是,港财政高官秘密进京,得到了中央的将不遗余力地,倾中国外汇储备之全力支持的许诺,于是一场金融大决战开始了。
到了1997年的上半年最高点,恒生指数达到了16000点之上的历史新高。 而随着回归日的临近,索罗斯指挥着他的联合军团,开始了有步骤地股票高位出货。其股票的出货是不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的,他的策略是以股指期货的空单收益来赢利的。(对冲的手法)
---决战的日子是6月28日,在此之前, 恒指已经被压到了 大约在万点之下。而此时的散民已是一片悲哀。港府的高明之处在于不露声色,不托盘,任由索罗斯打压并主宰市场,麻痹对手。
28日一早,索罗斯的股票抛货就开始不断地稳步释出,压迫恒指持续加速下跌,引发崩盘的恐慌心理,加入逃命的散民无数,帮助他压跌指数。而当跌到了令人胆战心惊的4000多点时,散民已经是欲哭无泪了。索罗斯眼看胜利在望,却发觉开始有一股神秘的资金,不声不响地把无数的抛盘照单全收了。他开始紧张起来,发动了盟友们的全部股票存货狂砸(不记成本地抛,绝对是赔本在卖出),可是神秘资金还是不动声色地收下,却绝不拉高。还不到收市,港股成交就已经创了历史天量。当他的存货几乎抛光后,恒指却在4000点之上死活不退。 而当他向交易所借股票意欲再继续抛空(short )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不借(这是有违规嫌疑的)。
---到了下午,大盘开始反攻, 神秘资金将股指持续推高,而索罗斯的联合军团内部开始出现反水的, 背着他加入了多方,买回股票并cover 自己的期指空单(当然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到收市时,港股几乎全部收复了当天上午的失地(大约是收在8000多点),索罗斯没想到港府出手,大意失荆州,损失惨重(股票损失加上股指期货损失)。港府直到4000多点才出手接货救市,绝对是精心策划好的,既可教育自己的子民要听话,又可四两拨千斤,代价最小(也为今后处理这批接入的股票打下基础)。
---虽说索罗斯和他的联合军团是铩羽而归,但港府行政干预市场,亲自下场参与的行为,在国际上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索罗斯败给了一个政府一个国家,而且政府的直接参与行为,使港股市场作为西方人眼中的一个规范化交易市场的形象,受到极大的毁坏。吸引西方外资的融资魅力受到了削弱,尤其是投机性资金的避而远之。
---索罗斯的手法很简单,主要条件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选好时机来操纵市场。他用一部分资金持续性买入股票(尤其是指数股),不计较成本。而在股指到达高位时,再开大量股指期货的卖空单。接着,从高位开始,坚决地把股指打低,抛出的股票当然也会赢利,但不是主要利润来源。真正的盈利重头在于股指期货的空单。当然,这种操作是要借助市场跟风力量的,全体市场参与者都会成为推动力----涨时助涨,跌时助跌。(所以中国现在绝对不能真正开放自己的证券市场,因为中国股市的市值相对国际大资金而言实在是太小了,很容易被操纵。限制人民币自由兑换,就是封杀了外资自由参与及退出的可能。但是,只要政府的行政干预行为不停止, 任何外资的投入都会胆战心惊。 )
---其实,如果 没有港府的参与托市(背后强大国资的支持),港股的大崩盘是绝不可避免的。
---后话:港府在这次托市中,共接入约700亿市值的股票,港府已经大大赢利,这里面有很多是散民的割肉筹码。如果港府到市场上卖出的话,冲击市场不说,操纵市场牟利的名声就更坏了。港府后来成立了一家‘盈富基金’,把手中的股票全部直接转到该基金名下,让散民自由认购该基金。相当于散民用低于当时股票市价的价格买入了这些股票,作到了还利于民。 此处理方法受到了一定的好评。
---另外,回归前的香港楼市也同时被极度高估,很多人在股市的暴跌打击下,付不出银行贷款利息, 纷纷脱手楼屋,于是楼价亦跟随跳水。 对香港的经济打击很大。
---这件事也是索罗斯与中国结怨的一个原因。因为毕竟对香港回归的政治意义有负面影响。
您看明白这种操纵市场的策略,对理解我后面的大盘分析必不可少
文章来源: 弱-智
索罗斯的1997香港股市之战
---因为中国封锁消息,我对全过程及数据的了解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分析有不确切的地方请大家谅解,但是我必须说清这种操纵市场的方式,来对我后面分析大盘作铺垫。
---索罗斯,犹太人,世界最著名的国际金融投机家,操纵着旗下的对冲基金,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 曾在泰国修理泰铢,引发东南亚金融风暴;曾阻击英镑,获十亿利润;在俄罗斯出手,受到俄政府干涉而受损。
---1997年的香港回归,被他视为一个绝佳的暴利机会。他联络了全球各国的几家大型基金,秘密地开始买入香港股票(港股是可以通过券商从世界各地购买的)。而且这种买入是持续性的,使得港股从1996年的低点开始不停地上涨,引发港人疯狂地追随,恒生指数一再突破新高。到1997年朱总理曾给过很严厉的警告:“不要认为政府会托市,我们也托不起市。” 很明显,港府和中国政府早就看出了这股潜在的国际金融力量的目的,通过金融操纵,在香港回归之前把股价打高到天上,从而在回归之后采取暴跌方式出货,既可获利又可造成很坏的政治影响。
---朱总理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当时政府不能人为地行政干涉外资涌入市场,在无奈之中,只好警告香港散民不要跟风。但就像中国股市一样,金钱的魅力是无穷的。没有人抵挡的住诱惑,没有人听信忠告,追高者无数。港民都坚信,回归后政府不可能放任大跌,会影响政府形象,所以都勇敢地去豪赌。
索罗斯在1997年上半年不断推升股市,接近最高点时,分散隐蔽,但不断地开了大批六月底交割的股指期货的空单 (Put Option)。港府一直紧密监视着这股神秘的力量,越临近7月1日,港府对于对方的动机和操作策略越是一清二楚。但问题是,港府的外汇储备尚无力单独应付可能的金融袭击。于是,港财政高官秘密进京,得到了中央的将不遗余力地,倾中国外汇储备之全力支持的许诺,于是一场金融大决战开始了。
到了1997年的上半年最高点,恒生指数达到了16000点之上的历史新高。 而随着回归日的临近,索罗斯指挥着他的联合军团,开始了有步骤地股票高位出货。其股票的出货是不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的,他的策略是以股指期货的空单收益来赢利的。(对冲的手法)
---决战的日子是6月28日,在此之前, 恒指已经被压到了 大约在万点之下。而此时的散民已是一片悲哀。港府的高明之处在于不露声色,不托盘,任由索罗斯打压并主宰市场,麻痹对手。
28日一早,索罗斯的股票抛货就开始不断地稳步释出,压迫恒指持续加速下跌,引发崩盘的恐慌心理,加入逃命的散民无数,帮助他压跌指数。而当跌到了令人胆战心惊的4000多点时,散民已经是欲哭无泪了。索罗斯眼看胜利在望,却发觉开始有一股神秘的资金,不声不响地把无数的抛盘照单全收了。他开始紧张起来,发动了盟友们的全部股票存货狂砸(不记成本地抛,绝对是赔本在卖出),可是神秘资金还是不动声色地收下,却绝不拉高。还不到收市,港股成交就已经创了历史天量。当他的存货几乎抛光后,恒指却在4000点之上死活不退。 而当他向交易所借股票意欲再继续抛空(short )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不借(这是有违规嫌疑的)。
---到了下午,大盘开始反攻, 神秘资金将股指持续推高,而索罗斯的联合军团内部开始出现反水的, 背着他加入了多方,买回股票并cover 自己的期指空单(当然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到收市时,港股几乎全部收复了当天上午的失地(大约是收在8000多点),索罗斯没想到港府出手,大意失荆州,损失惨重(股票损失加上股指期货损失)。港府直到4000多点才出手接货救市,绝对是精心策划好的,既可教育自己的子民要听话,又可四两拨千斤,代价最小(也为今后处理这批接入的股票打下基础)。
---虽说索罗斯和他的联合军团是铩羽而归,但港府行政干预市场,亲自下场参与的行为,在国际上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索罗斯败给了一个政府一个国家,而且政府的直接参与行为,使港股市场作为西方人眼中的一个规范化交易市场的形象,受到极大的毁坏。吸引西方外资的融资魅力受到了削弱,尤其是投机性资金的避而远之。
---索罗斯的手法很简单,主要条件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选好时机来操纵市场。他用一部分资金持续性买入股票(尤其是指数股),不计较成本。而在股指到达高位时,再开大量股指期货的卖空单。接着,从高位开始,坚决地把股指打低,抛出的股票当然也会赢利,但不是主要利润来源。真正的盈利重头在于股指期货的空单。当然,这种操作是要借助市场跟风力量的,全体市场参与者都会成为推动力----涨时助涨,跌时助跌。(所以中国现在绝对不能真正开放自己的证券市场,因为中国股市的市值相对国际大资金而言实在是太小了,很容易被操纵。限制人民币自由兑换,就是封杀了外资自由参与及退出的可能。但是,只要政府的行政干预行为不停止, 任何外资的投入都会胆战心惊。 )
---其实,如果 没有港府的参与托市(背后强大国资的支持),港股的大崩盘是绝不可避免的。
---后话:港府在这次托市中,共接入约700亿市值的股票,港府已经大大赢利,这里面有很多是散民的割肉筹码。如果港府到市场上卖出的话,冲击市场不说,操纵市场牟利的名声就更坏了。港府后来成立了一家‘盈富基金’,把手中的股票全部直接转到该基金名下,让散民自由认购该基金。相当于散民用低于当时股票市价的价格买入了这些股票,作到了还利于民。 此处理方法受到了一定的好评。
---另外,回归前的香港楼市也同时被极度高估,很多人在股市的暴跌打击下,付不出银行贷款利息, 纷纷脱手楼屋,于是楼价亦跟随跳水。 对香港的经济打击很大。
---这件事也是索罗斯与中国结怨的一个原因。因为毕竟对香港回归的政治意义有负面影响。
您看明白这种操纵市场的策略,对理解我后面的大盘分析必不可少
辛辛苦苦经过30年,中国终于杀到了美国的身边
辛辛苦苦经过30年,中国终于杀到了美国的身边
经过30年,中国终于杀到了美国的身边
作者:暂时堕落
前天看新闻, 最抓住我的眼球的, 呵~~~, 是一则"普通"的经济新闻:联想国际的杨元庆"愤怒"指责美国议员的"歧视". 美国政府已经采纳这个议员的建议"涉及保密的部分不使用联想电脑". 把杨元庆气得够呛, 说是对联想国际的声誉的严重诋毁.
各位网友可能觉得我大惊小怪, 美国佬的这种做法, 意料之中. 觉得这种新闻太普通了.
台湾确实是我们的核心利益, 因为台湾如果独立成功, 中国将分崩离析, 西藏,新疆,内蒙古将不保, 甚至其它省份都会独立. 中国很可能会消亡, 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所以它是我们的核心利益.
在这里, 我简单界定一下"核心利益"和"国家利益". 我所理解的"核心利益", 对一个国家是生死存亡的利益. 而"国家利益"则宽泛得多, 对一个国家有利的都可以说是"国家利益".
但是, 这个地球上, 目前的所有国际争端中, 找不到一个利益的损失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台海没了, 对美国没有实质损失, 我们冲出第一岛链又能对美国有实质损失? 它还有第二岛链, 还有珍珠港, 还有中途岛, 就算我们把珍珠港拿下了, 又伤到美国的核心利益了吗? 珍珠港离美国本土还有近4000公里, 我们能伤到美国的核心利益吗? 就算中亚西亚各国全部加入中国, 我们伤到美国的核心利益了吗? 不但没伤到美国的核心利益, 中国还会和俄国在中亚西亚打起来. 反而破坏了中国的"势"
伊朗问题就算美国输了又如何? 美国经济军事会实质受损吗? 它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吗? 伊朗问题只不过是美国的"势"依然在扩张中出现的一个新战略点, 但并不是美国生死存亡的核心利益. 就算中俄加伊朗把伊拉克也攻占下来, 美国的核心利益受到损害吗? 美国就会完了吗? 就算欧洲全部共产主义了, 美国就完蛋了吗? 就算美国全球的军事基地都没有了, 甚至都被中俄使用了, 美国就完蛋了吗? 美国是个巨大的八爪怪兽, 就算你神勇非凡斩了它的一只爪, 甚至两只爪, 甚至全部爪, 它还会长出来. 日本已经试过了, 它斩了美国的一只爪, 结果美国反身过来是无数个大巴掌, 无数只爪, 日本完蛋了. 美国自二战后, 给自己构筑了最强的战略态势. 把它的势力推进到其它国家的边境上了, 而它自己却在遥远的后方的后方的后方, 可以说, 这个地球上一百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占领美国的本土. 美国的核心利益到底在哪里?
美国的"国势", 在一战二战之后, 一直在扩张之中, 二战后其"势"已经覆盖了半个地球, 冷战后战胜苏联, 其"国势"更加直接扩张到东欧和中亚. 而中俄被逼到围棋盘上的两个角上. "中空"全被美国占领. 大家一定听过"美国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邻国"这句话. 明显的, 中俄处于"弱势". 按理说, 美国应该高枕无忧, 那美国还怕什么? 为什么还在东征西讨? 为什么就是不放过中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美国的战略目的是很清楚的, 把中俄彻底瓦解, 把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个可能和它争夺领导权的潜在国家, 一个一个瓦解. 但是美国也是认真总结了以往大帝国灭亡的教训, 它现在不是要占领中俄, 而是瓦解, 分裂中俄成无数个小国家. 从地理实质上使中俄永不翻身.
美国为了实现这个战略, 向中俄开战了吗? 没有! 明摆着中俄都有核武器, 这游戏不好玩. 那美国就不玩了吗? 没有! 美国不但不开战, 还和苏联,中国联系来联系去的, 没有断绝过来往呀, 反观伊朗, 美国27年没理它, 再看印度, 如果再不核爆, 美国都懒得派大使了.
美国和以前的苏联, 以及现在的中俄, 不断的打招呼,谈话,握握手较较劲,发发脾气再解释解释. 二战刚结束时, 美国是想使用武力来完成自己的理想的, 朝战, 越战大家也看到了. 可是美国却碰了个灰头土脸, 赶紧偷几本孙子兵法儒家道家回家悄悄研究. 大家应该注意到, 自越战后, 美国举世无双的军力, 却从来没有直接向弱势的中国或者俄国的直接相关利益开战(开战的都是用牛刀杀鸡), 直接占领中国这个要地, 占领俄国那个要点. 为什么?! 试了不行! 可美国休息了吗? 没有!
它一直在玩"阴"的! 经济攻势+军事压力+政治运动, "颠覆性煽动", 大家也看到结局了, 苏联没了, 南斯拉夫没了. 如果不是小平在, 中国在89年早就没有了(小平仙逝时, 俺泪流满面:苍天你不可丢下我苦难的中华呀).
原来瓦解一个国家(地区), 不一定非军事进攻不可的.
这是大家都懂的战略. 那处于弱势的中国, 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进攻美国在海外的"爪子"是最愚蠢的(美军海外基地)! 结局就会和愚蠢的二战日本人一样! 如果我们直接进攻美国的本土, 那么美国所有在海外的爪子, 都得要快速收缩. 可是军事进攻美国本土明显行不通. 把台湾打下来可以解决自己目前的困境, 可也伤不到美国的核心利益. 它依然有无穷的精力可以搞中国, 中亚西亚, 西藏新疆, 没完没了. 台湾困境我们一定要解决, 但是不能为解决而解决, 中华民族的智慧告诉我们:要从根本上"杀伤"美国, 美国这个怪兽不除掉它的兽性, 全世界永无宁日.
军事手段一时伤不到美国的本土. 那我们也搞颠覆性煽动,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们能煽动美国人民上街游行吗? 我们能煽动美国学生去白宫绝食示威吗? 我们能煽动美国工人武装反抗吗? 我们能在美国搞一个反政府武装吗? 我们能发动舆论批评美国总统"贪污腐败滥用职权"吗? 我们能搞一个"中国之音"吗? 都不行! **, 怎么美国人能用, 我们就不能用?!
明知道美国的手段不过尔尔, 可为什么美国在中国一用就灵, 中国对美国却用不了? 各位网友一想就能想通: 美国最强的全球第一的经济实力!(政治制度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来源于经济基础, 反作用于经济)
班里考试, 如果第一名只比第二名高一分. 大家其实都会认为:他俩其实都是第一名. 那美国的第一到什么程度? 我给大家看一个表:
35年来中国及其它世界各国GDP排名
197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除苏联外,按当时汇率)
01----美国--------1,0255亿美元
02----日本----------2068亿美元
03----西德----------2037亿美元
04----法国----------1470亿美元
05----英国----------1236亿美元
06---意大利---------1077亿美元
07---加拿大----------851亿美元
08--澳大利亚---------429亿美元
09---墨西哥----------396亿美元
10---西班牙----------390亿美元
11----瑞典-----------357亿美元
12----荷兰-----------351亿美元
13----中国-----------272亿美元 ★★★★★
198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除苏联外,按当时汇率)
01----美国---------2,7956亿美元
02----日本---------1,0279亿美元
03----西德-----------8261亿美元
04----法国-----------6824亿美元
05----英国-----------5367亿美元
06---意大利----------4546亿美元
07----中国-----------3015亿美元 ★★★★★
08---加拿大----------2689亿美元
09---西班牙----------2218亿美元
10---阿根廷----------2090亿美元
199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除苏联外,按当时汇率)
01----美国---------5,8033亿美元
02----日本---------3,0522亿美元
03----德国---------1,5470亿美元
04----法国---------1,2198亿美元
05---意大利--------1,1045亿美元
06----英国-----------9946亿美元
07---加拿大----------5827亿美元
08---西班牙----------5115亿美元
09----巴西-----------4650亿美元
10----中国-----------3878亿美元 ★★★★★
1995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当时汇率)
01----美国---------7,4005亿美元
02----日本---------5,2929亿美元
03----德国---------2,4166亿美元
04----法国---------1,5257亿美元
05----英国---------1,1032亿美元
06---意大利--------1,0661亿美元
07----中国-----------7006亿美元 ★★★★★
08----巴西-----------6756亿美元
09---加拿大----------5760亿美元
10---西班牙----------5709亿美元
200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当时汇率)
01----美国---------9,8247亿美元
02----日本---------4,7661亿美元
03----德国---------1,8752亿美元
04----英国---------1,4409亿美元
05----法国---------1,3133亿美元
06----中国---------1,0808亿美元 ★★★★★
07---意大利--------1,0776亿美元
09---加拿大----------7242亿美元
08----巴西-----------5998亿美元
10---墨西哥----------5814亿美元
2001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
01----美国--------10,1714亿美元
02----日本---------4,2451亿美元
03----德国---------1,8738亿美元
04----英国---------1,4063亿美元
05----法国---------1,3027亿美元
06----中国---------1,1590亿美元 ★★★★★
07---意大利--------1,1409亿美元
08---加拿大----------6771亿美元
09---墨西哥----------6178亿美元
10---西班牙----------5775亿美元
2002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当时汇率)
01----美国--------10,3831亿美元
02----日本---------3,9934亿美元
03----德国---------1,9841亿美元
04----英国---------1,5636亿美元
05----法国---------1,4313亿美元
06----中国---------1,2371亿美元 ★★★★★
07---意大利--------1,1843亿美元
08---加拿大----------7167亿美元
09---西班牙----------6531亿美元
10---墨西哥----------6304亿美元
2003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2004年1月1日汇率)
01----美国--------10,8572亿美元
02----日本---------4,2907亿美元
03----德国---------2,3862亿美元
04----英国---------1,7750亿美元
05----法国---------1,7316亿美元
06---意大利--------1,4554亿美元
07----中国---------1,3720亿美元 ★★★★★
08---加拿大----------8505亿美元
09---西班牙----------8271亿美元
10---墨西哥----------6116亿美元
2005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名义汇率计算)
1---美国--------14,4866亿
2---日本---------4,6638亿
3---德国---------2,7301亿
4---英国---------2,2275亿
5---中国---------2,0548亿 ★★★★★
6---法国---------1,9727亿
7---意大利-------1,7096亿
8---加拿大-------1,0345亿
9---西班牙-------1,0190亿
10--印度----------719,8亿
第一的美国, 领先第二那么多! 领先程度以"倍数"计算! 领先中国更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 我们就能明白, 为什么美国对中国使用"颠覆性煽动"就灵验, 中国对美国却根本用不了. 原来, "颠覆性煽动"是以经济为基础的. 是大经济欺负小经济的典型非军事手段!
超强无比的经济实力, 就是美国的金钟罩! 就是美国无数只爪子被斩断又再生的来源, 就是美国无敌于天下的军事力量的源泉, 就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美国不惧怕"军事战争"的胜败, 爪子被斩了还可以再生. 但最害怕"经济战争"的胜败, 因为其胜败将直接关系到美国的生死存亡!
可能有网友会说: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啦, 何况美国; 或者说:还不至于到生死存亡那么严重.
这里说一件大家都听说过的事情.
各位网友注意一下上表中从1980开始的, 特别在1990年和1995年, 第一名的美国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间的GDP差距是多少? 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一半! 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 缩小到一半的程度. 日本人在欢呼:只要超过美国的GDP, 日本就可以恢复"正常国家"了! 美国人没有吭声. 按理说, 日本还是美国的盟国, 其经济也是美国扶持起来的, 美国也没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 二战时就分裂了, 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 美国也不可能对盟国日本使用"颠覆性煽动", 眼看着美国是阻挡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的了! 世界各国都在兴奋的期待着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哪个"历史性时刻"! 日本企业更加是兴奋异常的大举进入美国大量收购美国企业, 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人买下了!!! 美国的精神象征---好莱坞被日本人买了!!! 美国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 "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 美国人民的荣耀感在急剧下滑, 民间开始蔓延仇日情绪.
1980年, 日本的GDP就快到美国的一半了. 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发生了, 1985年, 美国拉拢其它五国(7国集团)逼迫日本签署了. 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 其实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 日本当时手头有充足的美元外汇储备, 如果日本央行干预, 日元升不了值. 可惜呀, 日本是被去了势的太监. 美国驻军,政治渗透, 连宪法都是美国人帮它度身定做的. 想不签广场协议都不可能!
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至1988年初.美国要求日元升值.根据推高日元的,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时的1美元兑160日元.由于美国里根政府坚持认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过口头干预等形式继续推高日元.这样,到1988年年初, 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正好比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上升了一倍.
美国人满足了吗? 没有. 接着看下去. 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当时的日元汇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 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 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 净赚4亿美元! 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 美国人民胜利了!!!!! 成功的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 我们可以从上表中, 看看1995年之后, 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 而且越来越大!
可能有些网友还是没有明白, 日元升值怎么啦? 跟我们的谈论有什么关系? 日元升值, 就是美国对日本的一次经济阻击战! 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大转移到了美国. 怎么转移呀?!
我给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假设我是美国财团, 我当然知道1985会发生什么, 假设我在1983年吧, 我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000亿日元, 进入日本市场, 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 日本经济的蓬勃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的上涨.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 日元开始升值, 到1988年初, 股市和房地产假设我已经赚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设了), 那就是48000亿日元. 这时, 日元升值到1:120. 我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 然后兑换回美元, 那么, 就是400亿美元! 在5年时间中, 我净赚300亿美元!(还是最低假设). 那么日本呢? 突然离开的巨额外资就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崩溃! 经济学用词叫"泡沫经济破灭". 这就是日本常说的:"失去的十年". 而我连本带利的400亿美元回到美国, 你想一想, 美国经济能不旺盛吗?! 日本"失去的十年", 却正是美国"兴旺的十年"! 看看我的上表就知道了.
我只是美国财团中的一个, 其它财团呢? 嘿嘿, 而且我的假设还只是到1988年, 如果是到1995年, 日元升值到1:79, 你我能想象美国在这场经济战争的胜利中, 到底从日本刮走了多少财富?!
美国赚够了, 日元现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上, 美元的坚挺依然和30年前一样! 美元暂时性的贬值, 并没有损害到美元的国际地位. 这场美日的经济战争, 以美国完胜而告终!
美国人玩上瘾了. 1998年, 同样的手法在东南亚四小龙四小虎身上又来了一次, 这就是亚洲金融风暴! 唯一不同的, 这次不需要广场协议了. 因为亚洲这些小虎小龙的外汇储备们直接阻击就可以大获全胜! 结局大家也看到了, 东南亚货币在先升后跌中, 经济发展的成果被美国抢掠一空!
唯一市场硬挺住了索罗斯的进攻, 保住了香港的发展果实. 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 大肆攻击香港政府"行政干预市场", 违反市场经济规则, 大错特错! 当时的曾荫权后来说过:"决定政府入市干预的前一晚, 我坐在床头哭了, 不是为我自己, 而是怕这个决定如果错误了, 害了香港, 我怎么向中央政府向市民们交代." 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美国一再要求他国"新闻自由", "市场经济", "民主人权"了吧.
美国停手了吗? 没有, 现在压迫人民币升值了! 各位明白了吗? 知道为什么中央政府突然狂力打压上海北京的房地产市场? 知道为什么中国股市那么惨了吗?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还是4月曾说了一件事情:" 有一个40亿美元的外资在上海炒房地产, 已经退出中国了. 这样的外资, 不要也罢!" 明白了吗? 中国股市是一个弱势股市, 很容易被美国财团利用. 中央不可能放松对股市的控制, 否则中国经济将会在外资的攻击中崩溃!
现在各位知道为什么中国要实行国家外汇管制, 汇率控制, 打压房地产, 控制股市, 知道为什么中国要保持巨额外汇储备, 为什么最近央行又出台了新的房地产贷款规定, 为什么中国政府一直要求进出口贸易平衡, 为什么要扩展东南亚贸易市场和欧盟市场, 为什么要加WTO.
中美之间的经济战争, 早就已经开场了, 而且来来回回过了几百招了. 我们大多数网友还懵懵懂懂的只盯着台海, 盯着中亚美军又多了一个军事基地.
我刚才说了, 经济战争的成败, 直接关系到美国的生死存亡. 有些网友会说不至于那么严重.
呵~~~, 我给一个国家各位参考一下. 加拿大! 加拿大每年大约需要30万移民. 这是加拿大政府给移民局的任务(以加人口的10%为标准)(这个数据有误,可能约加人口的1%----我was一个兵). 移民局完不成这个任务, 是要向国会解释的. 我们网友一定接触过身边越来越多的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 加拿大那么喜欢移民吗? 非也! 因为如果不移民, 加拿大的人口增长率就是负数!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人口越来越少, 房地产市场就会越来越萎缩, 连带整体经济持续下滑, 最终结果, 就是亡国!
哇, 不会亡国吧? 大家不要忘记了, 加拿大和美国, 是移民国家, 是没有根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里的每一个人(除了印第安人), 都又自己的"故国". 加拿大经济不景气的话, 移民将会离开这个国家, 因为他们的根不在加拿大! 美国一样! 别以为美国"创造"出了一个"美国人"民族. 呵~~~, 他们还不够历史分量! 谁能说得清什么叫"美国人"?
十多年前, 我曾和朋友聊天时说过: 灭亡美国根本不需要战争, 只要中美经济对调一下, 美国就可以亡国!
美国靠什么维持它的国内认同? --->最强大的经济实力! 这个最有钱的国家, 科技实力最高, 其结果就可以给国民最自豪的国家感觉, 最荣耀的国家身份. 最终吸引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发疯一样的冲去美国, 形成良性循环.
有厚重历史的民族, 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消亡. 俄国再苦, 俄罗斯人依然会留下大部分; 中国再穷, 最多就是内战, 出海外的依然是少数. 欧洲,日本,韩国,朝鲜都如此. "根"是我们这些历史民族的生命. 再苦也是故乡土, 再穷也是故乡垄.
维持最强大的经济, 就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日本80-90年代收购美国公司失败的遭遇, 联想国际杨元庆的遭遇,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的遭遇, 海尔竞购美家电巨头美泰的遭遇. 就是因为中国已经杀到了美国的核心利益了!!!!!
中国政府可没有你们想的那么无能, 我们经过30年, 千辛万苦终于杀到了这个怪兽的身边了. 加入WTO, 你们是否能再理解深一层?
那么, 美国的这个金钟罩命门到底在哪里
附:中国计算机报:联想在美受阻考验中国政府
王涛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已经不止一次对美国媒体澄清公司性质。
并购IBM全球PC业务,让联想不得不提前面对来自国际化的挑战。
美国国务院在5月下旬表示,从联想采购的1.6万台PC将不会用于机密网络。美国政府就机密领域使用联想PC是否会引发安全问题提出了置疑。
在联想集团就美国政府的置疑提出异议后,紧接着,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就联想PC在美遭遇不公平待遇一事发表声明,称美政府这一做法“非常不明智”,也违背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原则。
中美两国间本就敏感的贸易关系,因为联想“安全门”事件而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此次以安全为由阻碍联想PC进入美政府是一个幼稚的理由,并且损坏了美国政府在国际上的贸易形象。如果开了先例,将对联想和中国企业未来的市场带来负面影响。这个事件可能引发的贸易战对美国企业将产生不利的作用,因此美方是不明智的。
建立一套完整的应对机制,以便应对这样的事件,对中国政府和计划去海外淘金的中国企业来说,都是迫切的工作。
幼稚的理由 损坏美国政府形象
在计算机制造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延伸到全球,供货商遍布世界。尤其是电子制造业,成百上千个部件往往在全球各地生产,经过多层次的整合,最后才成为一台整机。例如一台计算机的主板可能在我国台湾制造,显卡可能在德国,CPU在美国,而组装可能在祖国大陆。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经常督促别人“建立自由贸易市场”、“开放汇率”的美国政府也许对这种全球化局面还缺乏足够认识,以中国制造为由提出安全担忧。
美方提出的理由之一,是联想的股权结构。就其股份组成来说,除中科院的27%外,其余34%在香港上市,15%归该公司的中国创始者,13%归 IBM;另有10%属于三家私人投资公司,其中两家来自美国,一家来自我国香港。美方认为,中科院是中国政府所属的一个科研机构,联想拥有这样的大股东,有可能帮助政府从事窃密活动。
中国政府干涉联想这样一个公司的市场运营,这种可能性会有多少呢?而且简单分析一下,PC的哪些部分可能做手脚呢?很显然,PC的核心部件CPU,全球97%以上来自英特尔和AMD这两家美国公司;而在软件层面,操作系统也是被美国公司微软垄断。制造和组装环节,也许值得推敲。那就让我们来仔细推敲一下吧。
2005年2月,美国相关部门曾因“担心交易(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会影响美国国家安全”而让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联想的收购交易展开调查。最终联想、IBM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达成协议,联想获得向美国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继续销售的权利。不过协议同时对联想的生产地点、销售及服务方式提出了限制性要求,这其中包括所有产品在美国本地及墨西哥生产,这项要求无形中增加了联想的竞争成本。但为了能顺利完成收购,联想接受了这些条件,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同时也批准了这项交易。
按照这个协议,制造和检验实际上都在美国和墨西哥做。对于制造和检验环节的怀疑也是多余的。
退一步来说,即使使用其他美国厂商的PC或者当初美国使用的原IBM PC,由于大部分美国计算机制造商都建有海外工厂,要让这些厂商不使用国外部件几乎不可能。所以美国的政府采购中购买国外厂商的产品或者零配件为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政府已遇到过大量网络安全问题,但解决安全的关键,应该更多的从软件和网络的不安全因素找原因,比如操作系统的后门、网络系统的漏洞。另外,信息安全领域大家都知道管理的重要性,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加强安全制度和人员管理才是安全问题应该首要考虑的,而不是在这种PC制造商问题上做无端挑剔。
因此,美方提出的安全理由是幼稚的,稍加分析就发现,这样的理由是不能使人信服的。个中原因,也许是美国政府真的对全球化局面缺乏认知,也许还有别的出于实际利益和形象等等方面的考虑。一小部分美国人和美国媒体从自身利益和所谓的“民族感情”出发,希望阻止中国企业进入美国的步伐,他们对于中国崛起充满忧虑。这种行为不符合全球的贸易精神,损坏了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的环境。
阻碍联想的业务 带来坏影响
这次美国政府对联想PC的安全置疑,将影响到联想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尤其是对于政府和大型企业。
在IBM出售PC业务给联想之后,惠普和戴尔曾趁机向原IBM的客户发动抢夺攻势,并拿下了GE等原先属于IBM的客户。在随后,“戴尔门”事件和IBM减持联想股份的协议提前解禁,这些事情在某种程度上都影响了联想的海外市场拓展之路。
从财报分析,联想在大中华区和亚洲其他市场包括印度,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大中华区,联想个人电脑销量在第四季度上升31%,高于市场增长,综合营业额达84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35%。但在美洲、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联想个人电脑经营分别亏损了2.52亿及8700万港元。海外市场业绩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IBM PC业务本身的问题。由于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后,继承了IBM PC业务原来的不良影响。在被联想收购以前,IBM PC业务本身曾出现一年上亿美元的亏损。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竞争对手和其他方面的上述事件也给联想的全球化道路投下了阴影。而此次美国政府的限制,将会影响到联想在相似市场的客户对于安全性的考虑,主要是政府和大型企业市场。
可能引发贸易战 不利于美国企业在华利益
如果说使用了联想在美国制造的PC会妨碍美国的国家安全,泄漏国家机密。按照这个荒谬的逻辑,中国政府大量采购使用了英特尔和AMD处理器的PC,而且在上面运行着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简直是公开国家机密了。
尽管中国不会在政府中禁止使用美国厂商的配件,因为中国还没有出现像英特尔、微软这样强势的技术提供商,但对于一些整机厂商、软件厂商的采购限制却顺理成章。从这个角度分析,美国政府对联想的限制措施可能会引发中美的贸易战,而直接受到损失的将是包括惠普、戴尔、微软等在华美国厂商的利益,并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相关影响。而由此带来的一连串反应对于美国企业而言,都是不利的。
应对策略 建立完善的机制很必要
面对这样的事件,光是获得同情是没有意义的,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和反击。我们已经看到了来自联想的努力,除了积极与美国政府和官员接触,联想也计划开展针对媒体的广泛宣传来澄清一些误解。而政府此时也发挥其作用。针对联想事件表达中国政府的观点和立场,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需要强调的是,这两条途径都要继续走下去,并且需要寻求一个默契的配合。
从长远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贸易不平等问题必将伴随出现。以后类似联想事件还会出现,在不同的国家,针对的不仅是联想的产品。我们的厂商和政府在应对这种歧视性的政策时,要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要寻求一些援助,比如《政府采购协议》,比如WTO。甚至可以从该国,比如美国的《联邦政府采购法》和《购买美国产品法》中寻求支持的依据。
后 记
中国经济在全球崛起,中国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这些都昭示着中国的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竞争,中国的商品将越来越多地进入全球市场。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将伴随着诸如联想事件这样的阻碍。从而,为中国企业在其他国家争取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的环境,就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尤其是联想这样的先进入者的负责。
经过30年,中国终于杀到了美国的身边
作者:暂时堕落
前天看新闻, 最抓住我的眼球的, 呵~~~, 是一则"普通"的经济新闻:联想国际的杨元庆"愤怒"指责美国议员的"歧视". 美国政府已经采纳这个议员的建议"涉及保密的部分不使用联想电脑". 把杨元庆气得够呛, 说是对联想国际的声誉的严重诋毁.
各位网友可能觉得我大惊小怪, 美国佬的这种做法, 意料之中. 觉得这种新闻太普通了.
台湾确实是我们的核心利益, 因为台湾如果独立成功, 中国将分崩离析, 西藏,新疆,内蒙古将不保, 甚至其它省份都会独立. 中国很可能会消亡, 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所以它是我们的核心利益.
在这里, 我简单界定一下"核心利益"和"国家利益". 我所理解的"核心利益", 对一个国家是生死存亡的利益. 而"国家利益"则宽泛得多, 对一个国家有利的都可以说是"国家利益".
但是, 这个地球上, 目前的所有国际争端中, 找不到一个利益的损失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台海没了, 对美国没有实质损失, 我们冲出第一岛链又能对美国有实质损失? 它还有第二岛链, 还有珍珠港, 还有中途岛, 就算我们把珍珠港拿下了, 又伤到美国的核心利益了吗? 珍珠港离美国本土还有近4000公里, 我们能伤到美国的核心利益吗? 就算中亚西亚各国全部加入中国, 我们伤到美国的核心利益了吗? 不但没伤到美国的核心利益, 中国还会和俄国在中亚西亚打起来. 反而破坏了中国的"势"
伊朗问题就算美国输了又如何? 美国经济军事会实质受损吗? 它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吗? 伊朗问题只不过是美国的"势"依然在扩张中出现的一个新战略点, 但并不是美国生死存亡的核心利益. 就算中俄加伊朗把伊拉克也攻占下来, 美国的核心利益受到损害吗? 美国就会完了吗? 就算欧洲全部共产主义了, 美国就完蛋了吗? 就算美国全球的军事基地都没有了, 甚至都被中俄使用了, 美国就完蛋了吗? 美国是个巨大的八爪怪兽, 就算你神勇非凡斩了它的一只爪, 甚至两只爪, 甚至全部爪, 它还会长出来. 日本已经试过了, 它斩了美国的一只爪, 结果美国反身过来是无数个大巴掌, 无数只爪, 日本完蛋了. 美国自二战后, 给自己构筑了最强的战略态势. 把它的势力推进到其它国家的边境上了, 而它自己却在遥远的后方的后方的后方, 可以说, 这个地球上一百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占领美国的本土. 美国的核心利益到底在哪里?
美国的"国势", 在一战二战之后, 一直在扩张之中, 二战后其"势"已经覆盖了半个地球, 冷战后战胜苏联, 其"国势"更加直接扩张到东欧和中亚. 而中俄被逼到围棋盘上的两个角上. "中空"全被美国占领. 大家一定听过"美国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邻国"这句话. 明显的, 中俄处于"弱势". 按理说, 美国应该高枕无忧, 那美国还怕什么? 为什么还在东征西讨? 为什么就是不放过中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美国的战略目的是很清楚的, 把中俄彻底瓦解, 把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个可能和它争夺领导权的潜在国家, 一个一个瓦解. 但是美国也是认真总结了以往大帝国灭亡的教训, 它现在不是要占领中俄, 而是瓦解, 分裂中俄成无数个小国家. 从地理实质上使中俄永不翻身.
美国为了实现这个战略, 向中俄开战了吗? 没有! 明摆着中俄都有核武器, 这游戏不好玩. 那美国就不玩了吗? 没有! 美国不但不开战, 还和苏联,中国联系来联系去的, 没有断绝过来往呀, 反观伊朗, 美国27年没理它, 再看印度, 如果再不核爆, 美国都懒得派大使了.
美国和以前的苏联, 以及现在的中俄, 不断的打招呼,谈话,握握手较较劲,发发脾气再解释解释. 二战刚结束时, 美国是想使用武力来完成自己的理想的, 朝战, 越战大家也看到了. 可是美国却碰了个灰头土脸, 赶紧偷几本孙子兵法儒家道家回家悄悄研究. 大家应该注意到, 自越战后, 美国举世无双的军力, 却从来没有直接向弱势的中国或者俄国的直接相关利益开战(开战的都是用牛刀杀鸡), 直接占领中国这个要地, 占领俄国那个要点. 为什么?! 试了不行! 可美国休息了吗? 没有!
它一直在玩"阴"的! 经济攻势+军事压力+政治运动, "颠覆性煽动", 大家也看到结局了, 苏联没了, 南斯拉夫没了. 如果不是小平在, 中国在89年早就没有了(小平仙逝时, 俺泪流满面:苍天你不可丢下我苦难的中华呀).
原来瓦解一个国家(地区), 不一定非军事进攻不可的.
这是大家都懂的战略. 那处于弱势的中国, 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进攻美国在海外的"爪子"是最愚蠢的(美军海外基地)! 结局就会和愚蠢的二战日本人一样! 如果我们直接进攻美国的本土, 那么美国所有在海外的爪子, 都得要快速收缩. 可是军事进攻美国本土明显行不通. 把台湾打下来可以解决自己目前的困境, 可也伤不到美国的核心利益. 它依然有无穷的精力可以搞中国, 中亚西亚, 西藏新疆, 没完没了. 台湾困境我们一定要解决, 但是不能为解决而解决, 中华民族的智慧告诉我们:要从根本上"杀伤"美国, 美国这个怪兽不除掉它的兽性, 全世界永无宁日.
军事手段一时伤不到美国的本土. 那我们也搞颠覆性煽动,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们能煽动美国人民上街游行吗? 我们能煽动美国学生去白宫绝食示威吗? 我们能煽动美国工人武装反抗吗? 我们能在美国搞一个反政府武装吗? 我们能发动舆论批评美国总统"贪污腐败滥用职权"吗? 我们能搞一个"中国之音"吗? 都不行! **, 怎么美国人能用, 我们就不能用?!
明知道美国的手段不过尔尔, 可为什么美国在中国一用就灵, 中国对美国却用不了? 各位网友一想就能想通: 美国最强的全球第一的经济实力!(政治制度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来源于经济基础, 反作用于经济)
班里考试, 如果第一名只比第二名高一分. 大家其实都会认为:他俩其实都是第一名. 那美国的第一到什么程度? 我给大家看一个表:
35年来中国及其它世界各国GDP排名
197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除苏联外,按当时汇率)
01----美国--------1,0255亿美元
02----日本----------2068亿美元
03----西德----------2037亿美元
04----法国----------1470亿美元
05----英国----------1236亿美元
06---意大利---------1077亿美元
07---加拿大----------851亿美元
08--澳大利亚---------429亿美元
09---墨西哥----------396亿美元
10---西班牙----------390亿美元
11----瑞典-----------357亿美元
12----荷兰-----------351亿美元
13----中国-----------272亿美元 ★★★★★
198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除苏联外,按当时汇率)
01----美国---------2,7956亿美元
02----日本---------1,0279亿美元
03----西德-----------8261亿美元
04----法国-----------6824亿美元
05----英国-----------5367亿美元
06---意大利----------4546亿美元
07----中国-----------3015亿美元 ★★★★★
08---加拿大----------2689亿美元
09---西班牙----------2218亿美元
10---阿根廷----------2090亿美元
199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除苏联外,按当时汇率)
01----美国---------5,8033亿美元
02----日本---------3,0522亿美元
03----德国---------1,5470亿美元
04----法国---------1,2198亿美元
05---意大利--------1,1045亿美元
06----英国-----------9946亿美元
07---加拿大----------5827亿美元
08---西班牙----------5115亿美元
09----巴西-----------4650亿美元
10----中国-----------3878亿美元 ★★★★★
1995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当时汇率)
01----美国---------7,4005亿美元
02----日本---------5,2929亿美元
03----德国---------2,4166亿美元
04----法国---------1,5257亿美元
05----英国---------1,1032亿美元
06---意大利--------1,0661亿美元
07----中国-----------7006亿美元 ★★★★★
08----巴西-----------6756亿美元
09---加拿大----------5760亿美元
10---西班牙----------5709亿美元
200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当时汇率)
01----美国---------9,8247亿美元
02----日本---------4,7661亿美元
03----德国---------1,8752亿美元
04----英国---------1,4409亿美元
05----法国---------1,3133亿美元
06----中国---------1,0808亿美元 ★★★★★
07---意大利--------1,0776亿美元
09---加拿大----------7242亿美元
08----巴西-----------5998亿美元
10---墨西哥----------5814亿美元
2001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
01----美国--------10,1714亿美元
02----日本---------4,2451亿美元
03----德国---------1,8738亿美元
04----英国---------1,4063亿美元
05----法国---------1,3027亿美元
06----中国---------1,1590亿美元 ★★★★★
07---意大利--------1,1409亿美元
08---加拿大----------6771亿美元
09---墨西哥----------6178亿美元
10---西班牙----------5775亿美元
2002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当时汇率)
01----美国--------10,3831亿美元
02----日本---------3,9934亿美元
03----德国---------1,9841亿美元
04----英国---------1,5636亿美元
05----法国---------1,4313亿美元
06----中国---------1,2371亿美元 ★★★★★
07---意大利--------1,1843亿美元
08---加拿大----------7167亿美元
09---西班牙----------6531亿美元
10---墨西哥----------6304亿美元
2003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2004年1月1日汇率)
01----美国--------10,8572亿美元
02----日本---------4,2907亿美元
03----德国---------2,3862亿美元
04----英国---------1,7750亿美元
05----法国---------1,7316亿美元
06---意大利--------1,4554亿美元
07----中国---------1,3720亿美元 ★★★★★
08---加拿大----------8505亿美元
09---西班牙----------8271亿美元
10---墨西哥----------6116亿美元
2005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名义汇率计算)
1---美国--------14,4866亿
2---日本---------4,6638亿
3---德国---------2,7301亿
4---英国---------2,2275亿
5---中国---------2,0548亿 ★★★★★
6---法国---------1,9727亿
7---意大利-------1,7096亿
8---加拿大-------1,0345亿
9---西班牙-------1,0190亿
10--印度----------719,8亿
第一的美国, 领先第二那么多! 领先程度以"倍数"计算! 领先中国更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 我们就能明白, 为什么美国对中国使用"颠覆性煽动"就灵验, 中国对美国却根本用不了. 原来, "颠覆性煽动"是以经济为基础的. 是大经济欺负小经济的典型非军事手段!
超强无比的经济实力, 就是美国的金钟罩! 就是美国无数只爪子被斩断又再生的来源, 就是美国无敌于天下的军事力量的源泉, 就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美国不惧怕"军事战争"的胜败, 爪子被斩了还可以再生. 但最害怕"经济战争"的胜败, 因为其胜败将直接关系到美国的生死存亡!
可能有网友会说: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啦, 何况美国; 或者说:还不至于到生死存亡那么严重.
这里说一件大家都听说过的事情.
各位网友注意一下上表中从1980开始的, 特别在1990年和1995年, 第一名的美国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间的GDP差距是多少? 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一半! 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 缩小到一半的程度. 日本人在欢呼:只要超过美国的GDP, 日本就可以恢复"正常国家"了! 美国人没有吭声. 按理说, 日本还是美国的盟国, 其经济也是美国扶持起来的, 美国也没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 二战时就分裂了, 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 美国也不可能对盟国日本使用"颠覆性煽动", 眼看着美国是阻挡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的了! 世界各国都在兴奋的期待着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哪个"历史性时刻"! 日本企业更加是兴奋异常的大举进入美国大量收购美国企业, 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人买下了!!! 美国的精神象征---好莱坞被日本人买了!!! 美国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 "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 美国人民的荣耀感在急剧下滑, 民间开始蔓延仇日情绪.
1980年, 日本的GDP就快到美国的一半了. 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发生了, 1985年, 美国拉拢其它五国(7国集团)逼迫日本签署了. 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 其实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 日本当时手头有充足的美元外汇储备, 如果日本央行干预, 日元升不了值. 可惜呀, 日本是被去了势的太监. 美国驻军,政治渗透, 连宪法都是美国人帮它度身定做的. 想不签广场协议都不可能!
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至1988年初.美国要求日元升值.根据推高日元的,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时的1美元兑160日元.由于美国里根政府坚持认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过口头干预等形式继续推高日元.这样,到1988年年初, 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正好比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上升了一倍.
美国人满足了吗? 没有. 接着看下去. 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当时的日元汇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 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 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 净赚4亿美元! 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 美国人民胜利了!!!!! 成功的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 我们可以从上表中, 看看1995年之后, 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 而且越来越大!
可能有些网友还是没有明白, 日元升值怎么啦? 跟我们的谈论有什么关系? 日元升值, 就是美国对日本的一次经济阻击战! 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大转移到了美国. 怎么转移呀?!
我给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假设我是美国财团, 我当然知道1985会发生什么, 假设我在1983年吧, 我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000亿日元, 进入日本市场, 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 日本经济的蓬勃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的上涨.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 日元开始升值, 到1988年初, 股市和房地产假设我已经赚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设了), 那就是48000亿日元. 这时, 日元升值到1:120. 我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 然后兑换回美元, 那么, 就是400亿美元! 在5年时间中, 我净赚300亿美元!(还是最低假设). 那么日本呢? 突然离开的巨额外资就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崩溃! 经济学用词叫"泡沫经济破灭". 这就是日本常说的:"失去的十年". 而我连本带利的400亿美元回到美国, 你想一想, 美国经济能不旺盛吗?! 日本"失去的十年", 却正是美国"兴旺的十年"! 看看我的上表就知道了.
我只是美国财团中的一个, 其它财团呢? 嘿嘿, 而且我的假设还只是到1988年, 如果是到1995年, 日元升值到1:79, 你我能想象美国在这场经济战争的胜利中, 到底从日本刮走了多少财富?!
美国赚够了, 日元现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上, 美元的坚挺依然和30年前一样! 美元暂时性的贬值, 并没有损害到美元的国际地位. 这场美日的经济战争, 以美国完胜而告终!
美国人玩上瘾了. 1998年, 同样的手法在东南亚四小龙四小虎身上又来了一次, 这就是亚洲金融风暴! 唯一不同的, 这次不需要广场协议了. 因为亚洲这些小虎小龙的外汇储备们直接阻击就可以大获全胜! 结局大家也看到了, 东南亚货币在先升后跌中, 经济发展的成果被美国抢掠一空!
唯一市场硬挺住了索罗斯的进攻, 保住了香港的发展果实. 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 大肆攻击香港政府"行政干预市场", 违反市场经济规则, 大错特错! 当时的曾荫权后来说过:"决定政府入市干预的前一晚, 我坐在床头哭了, 不是为我自己, 而是怕这个决定如果错误了, 害了香港, 我怎么向中央政府向市民们交代." 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美国一再要求他国"新闻自由", "市场经济", "民主人权"了吧.
美国停手了吗? 没有, 现在压迫人民币升值了! 各位明白了吗? 知道为什么中央政府突然狂力打压上海北京的房地产市场? 知道为什么中国股市那么惨了吗?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还是4月曾说了一件事情:" 有一个40亿美元的外资在上海炒房地产, 已经退出中国了. 这样的外资, 不要也罢!" 明白了吗? 中国股市是一个弱势股市, 很容易被美国财团利用. 中央不可能放松对股市的控制, 否则中国经济将会在外资的攻击中崩溃!
现在各位知道为什么中国要实行国家外汇管制, 汇率控制, 打压房地产, 控制股市, 知道为什么中国要保持巨额外汇储备, 为什么最近央行又出台了新的房地产贷款规定, 为什么中国政府一直要求进出口贸易平衡, 为什么要扩展东南亚贸易市场和欧盟市场, 为什么要加WTO.
中美之间的经济战争, 早就已经开场了, 而且来来回回过了几百招了. 我们大多数网友还懵懵懂懂的只盯着台海, 盯着中亚美军又多了一个军事基地.
我刚才说了, 经济战争的成败, 直接关系到美国的生死存亡. 有些网友会说不至于那么严重.
呵~~~, 我给一个国家各位参考一下. 加拿大! 加拿大每年大约需要30万移民. 这是加拿大政府给移民局的任务(以加人口的10%为标准)(这个数据有误,可能约加人口的1%----我was一个兵). 移民局完不成这个任务, 是要向国会解释的. 我们网友一定接触过身边越来越多的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 加拿大那么喜欢移民吗? 非也! 因为如果不移民, 加拿大的人口增长率就是负数!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人口越来越少, 房地产市场就会越来越萎缩, 连带整体经济持续下滑, 最终结果, 就是亡国!
哇, 不会亡国吧? 大家不要忘记了, 加拿大和美国, 是移民国家, 是没有根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里的每一个人(除了印第安人), 都又自己的"故国". 加拿大经济不景气的话, 移民将会离开这个国家, 因为他们的根不在加拿大! 美国一样! 别以为美国"创造"出了一个"美国人"民族. 呵~~~, 他们还不够历史分量! 谁能说得清什么叫"美国人"?
十多年前, 我曾和朋友聊天时说过: 灭亡美国根本不需要战争, 只要中美经济对调一下, 美国就可以亡国!
美国靠什么维持它的国内认同? --->最强大的经济实力! 这个最有钱的国家, 科技实力最高, 其结果就可以给国民最自豪的国家感觉, 最荣耀的国家身份. 最终吸引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发疯一样的冲去美国, 形成良性循环.
有厚重历史的民族, 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消亡. 俄国再苦, 俄罗斯人依然会留下大部分; 中国再穷, 最多就是内战, 出海外的依然是少数. 欧洲,日本,韩国,朝鲜都如此. "根"是我们这些历史民族的生命. 再苦也是故乡土, 再穷也是故乡垄.
维持最强大的经济, 就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日本80-90年代收购美国公司失败的遭遇, 联想国际杨元庆的遭遇,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的遭遇, 海尔竞购美家电巨头美泰的遭遇. 就是因为中国已经杀到了美国的核心利益了!!!!!
中国政府可没有你们想的那么无能, 我们经过30年, 千辛万苦终于杀到了这个怪兽的身边了. 加入WTO, 你们是否能再理解深一层?
那么, 美国的这个金钟罩命门到底在哪里
附:中国计算机报:联想在美受阻考验中国政府
王涛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已经不止一次对美国媒体澄清公司性质。
并购IBM全球PC业务,让联想不得不提前面对来自国际化的挑战。
美国国务院在5月下旬表示,从联想采购的1.6万台PC将不会用于机密网络。美国政府就机密领域使用联想PC是否会引发安全问题提出了置疑。
在联想集团就美国政府的置疑提出异议后,紧接着,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就联想PC在美遭遇不公平待遇一事发表声明,称美政府这一做法“非常不明智”,也违背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原则。
中美两国间本就敏感的贸易关系,因为联想“安全门”事件而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此次以安全为由阻碍联想PC进入美政府是一个幼稚的理由,并且损坏了美国政府在国际上的贸易形象。如果开了先例,将对联想和中国企业未来的市场带来负面影响。这个事件可能引发的贸易战对美国企业将产生不利的作用,因此美方是不明智的。
建立一套完整的应对机制,以便应对这样的事件,对中国政府和计划去海外淘金的中国企业来说,都是迫切的工作。
幼稚的理由 损坏美国政府形象
在计算机制造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延伸到全球,供货商遍布世界。尤其是电子制造业,成百上千个部件往往在全球各地生产,经过多层次的整合,最后才成为一台整机。例如一台计算机的主板可能在我国台湾制造,显卡可能在德国,CPU在美国,而组装可能在祖国大陆。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经常督促别人“建立自由贸易市场”、“开放汇率”的美国政府也许对这种全球化局面还缺乏足够认识,以中国制造为由提出安全担忧。
美方提出的理由之一,是联想的股权结构。就其股份组成来说,除中科院的27%外,其余34%在香港上市,15%归该公司的中国创始者,13%归 IBM;另有10%属于三家私人投资公司,其中两家来自美国,一家来自我国香港。美方认为,中科院是中国政府所属的一个科研机构,联想拥有这样的大股东,有可能帮助政府从事窃密活动。
中国政府干涉联想这样一个公司的市场运营,这种可能性会有多少呢?而且简单分析一下,PC的哪些部分可能做手脚呢?很显然,PC的核心部件CPU,全球97%以上来自英特尔和AMD这两家美国公司;而在软件层面,操作系统也是被美国公司微软垄断。制造和组装环节,也许值得推敲。那就让我们来仔细推敲一下吧。
2005年2月,美国相关部门曾因“担心交易(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会影响美国国家安全”而让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联想的收购交易展开调查。最终联想、IBM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达成协议,联想获得向美国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继续销售的权利。不过协议同时对联想的生产地点、销售及服务方式提出了限制性要求,这其中包括所有产品在美国本地及墨西哥生产,这项要求无形中增加了联想的竞争成本。但为了能顺利完成收购,联想接受了这些条件,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同时也批准了这项交易。
按照这个协议,制造和检验实际上都在美国和墨西哥做。对于制造和检验环节的怀疑也是多余的。
退一步来说,即使使用其他美国厂商的PC或者当初美国使用的原IBM PC,由于大部分美国计算机制造商都建有海外工厂,要让这些厂商不使用国外部件几乎不可能。所以美国的政府采购中购买国外厂商的产品或者零配件为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政府已遇到过大量网络安全问题,但解决安全的关键,应该更多的从软件和网络的不安全因素找原因,比如操作系统的后门、网络系统的漏洞。另外,信息安全领域大家都知道管理的重要性,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加强安全制度和人员管理才是安全问题应该首要考虑的,而不是在这种PC制造商问题上做无端挑剔。
因此,美方提出的安全理由是幼稚的,稍加分析就发现,这样的理由是不能使人信服的。个中原因,也许是美国政府真的对全球化局面缺乏认知,也许还有别的出于实际利益和形象等等方面的考虑。一小部分美国人和美国媒体从自身利益和所谓的“民族感情”出发,希望阻止中国企业进入美国的步伐,他们对于中国崛起充满忧虑。这种行为不符合全球的贸易精神,损坏了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的环境。
阻碍联想的业务 带来坏影响
这次美国政府对联想PC的安全置疑,将影响到联想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尤其是对于政府和大型企业。
在IBM出售PC业务给联想之后,惠普和戴尔曾趁机向原IBM的客户发动抢夺攻势,并拿下了GE等原先属于IBM的客户。在随后,“戴尔门”事件和IBM减持联想股份的协议提前解禁,这些事情在某种程度上都影响了联想的海外市场拓展之路。
从财报分析,联想在大中华区和亚洲其他市场包括印度,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大中华区,联想个人电脑销量在第四季度上升31%,高于市场增长,综合营业额达84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35%。但在美洲、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联想个人电脑经营分别亏损了2.52亿及8700万港元。海外市场业绩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IBM PC业务本身的问题。由于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后,继承了IBM PC业务原来的不良影响。在被联想收购以前,IBM PC业务本身曾出现一年上亿美元的亏损。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竞争对手和其他方面的上述事件也给联想的全球化道路投下了阴影。而此次美国政府的限制,将会影响到联想在相似市场的客户对于安全性的考虑,主要是政府和大型企业市场。
可能引发贸易战 不利于美国企业在华利益
如果说使用了联想在美国制造的PC会妨碍美国的国家安全,泄漏国家机密。按照这个荒谬的逻辑,中国政府大量采购使用了英特尔和AMD处理器的PC,而且在上面运行着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简直是公开国家机密了。
尽管中国不会在政府中禁止使用美国厂商的配件,因为中国还没有出现像英特尔、微软这样强势的技术提供商,但对于一些整机厂商、软件厂商的采购限制却顺理成章。从这个角度分析,美国政府对联想的限制措施可能会引发中美的贸易战,而直接受到损失的将是包括惠普、戴尔、微软等在华美国厂商的利益,并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相关影响。而由此带来的一连串反应对于美国企业而言,都是不利的。
应对策略 建立完善的机制很必要
面对这样的事件,光是获得同情是没有意义的,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和反击。我们已经看到了来自联想的努力,除了积极与美国政府和官员接触,联想也计划开展针对媒体的广泛宣传来澄清一些误解。而政府此时也发挥其作用。针对联想事件表达中国政府的观点和立场,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需要强调的是,这两条途径都要继续走下去,并且需要寻求一个默契的配合。
从长远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贸易不平等问题必将伴随出现。以后类似联想事件还会出现,在不同的国家,针对的不仅是联想的产品。我们的厂商和政府在应对这种歧视性的政策时,要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要寻求一些援助,比如《政府采购协议》,比如WTO。甚至可以从该国,比如美国的《联邦政府采购法》和《购买美国产品法》中寻求支持的依据。
后 记
中国经济在全球崛起,中国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这些都昭示着中国的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竞争,中国的商品将越来越多地进入全球市场。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将伴随着诸如联想事件这样的阻碍。从而,为中国企业在其他国家争取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的环境,就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尤其是联想这样的先进入者的负责。
Saturday, April 15, 2006
NTTデータは、システム開発プロセスの「見える化」をすすめています。
情報システムは、目では見えないもの。それをゼロから作り上げる開発のプロセスは、
お客様にとって「わかりにくい」と思われがちです。だからといって私たちは「結果さえ出せばいい」とは思いません。
計画通りに作業が行われているか。状況が変化したときどう対応するか。それがスケジュールやコストにどう影響するのか。お客様自身がシステム開発に参加し、すべてを的確にご判断いただくためには、開発プロセスを透明化することが不可欠なのです。
それがNTTデータの推進してきた、システム開発の「見える化」。まず事前に開発の管理ルールをお客様と合意します。そして、お客様とともに仕様を決定。品質・進捗についても定量的に適時ご報告しますので、
プロジェクトの全体像を見渡すことができるようになります。クリアすべき課題や制約条件をお客様と共有することで、納得感や満足感の高いシステム構築が可能になるのです。成果はもちろん、プロセスにも責任を持つ。
それが私のお約束する「NTTデータ品質」です。
http://www.nttdata.co.jp/process/
仕様・品質・進捗等の管理方法や報告のルール・手順等を定めた
社内規定『プロセス透明化ガイドライン』により、
システム開発のプロセスを透明化し、お客様にご確認いただきます。
お客様にとって「わかりにくい」と思われがちです。だからといって私たちは「結果さえ出せばいい」とは思いません。
計画通りに作業が行われているか。状況が変化したときどう対応するか。それがスケジュールやコストにどう影響するのか。お客様自身がシステム開発に参加し、すべてを的確にご判断いただくためには、開発プロセスを透明化することが不可欠なのです。
それがNTTデータの推進してきた、システム開発の「見える化」。まず事前に開発の管理ルールをお客様と合意します。そして、お客様とともに仕様を決定。品質・進捗についても定量的に適時ご報告しますので、
プロジェクトの全体像を見渡すことができるようになります。クリアすべき課題や制約条件をお客様と共有することで、納得感や満足感の高いシステム構築が可能になるのです。成果はもちろん、プロセスにも責任を持つ。
それが私のお約束する「NTTデータ品質」です。
http://www.nttdata.co.jp/process/
仕様・品質・進捗等の管理方法や報告のルール・手順等を定めた
社内規定『プロセス透明化ガイドライン』により、
システム開発のプロセスを透明化し、お客様にご確認いただきます。
郵貯銀の基幹システム 大手銀行から買い取りへ
■「郵貯銀の基幹システム 大手銀行から買い取りへ 経費を数百億円圧縮 みずほ・三菱UFJに打診」(1面)
【記事内容】
郵政民営化の準備会社、日本郵政は2007年10月の民営化で発足する郵便貯金銀行の基幹システムを、大手銀行から買い取る方向で検討に入った。みずほ銀行・日本IBMと、三菱東京UFJ銀行・日立製作所に打診した。システム経費を数百億円規模で圧縮して経営効率を高める。独自開発ならシステムエンジニア(SE)不足で民営化に間に合わないと判断。利用者が他の金融機関の口座に資金を振り込めるようシステム整備を急ぐ。
金融機関がライバルから基幹システムを買い取るのは極めて異例。買い取るのは、口座残高や資金移動などを管理する銀行業務にとって根幹となるシステム。旧富士銀行が使っていた日本IBM製と、旧UFJ銀行が使っている日立製作所製を候補とする。
【コメント】
銀行のシステムについての記事が1面を飾りました。我々利用者にとってみると、ATMなどの利用時にはシステムを実感することがありますが、銀行内部の人間にとっては大きな問題であったりもします。
日本郵政は非常に良いところに目を付けた、というのが率直な感想です。というのは、旧富士銀行が使用していたシステム(日本IBM)、旧UFJが使用しているシステム(日立製作所)は、銀行合併・統合により、使用されなくなった(されなくなる)システムであるのですが、実は、みずほ銀行の場合は、(現在は旧第一勧銀の富士通製が採用されていますが、)旧富士銀行のシステムの方が数段進んでいたシステムでした。同様に、三菱東京UFJ銀行の場合も、旧UFJ銀行の日立製作所製の方が、旧東京三菱銀行のIBM製よりも、数段進んでいるシステムです。
しかし、銀行側の諸事情(統合に伴う主導権争い)により、あえて「進んでいないシステム」が採用されてしまっているのです。そのため日本郵政は「非常に良いところに目を付けた」ということになります。
銀行内部の人間にとって見ると、システムについては、業務効率化やモティベーションの観点からも、非常に重要であったりします。システムは、年々、バージョンアップするのが通例ですが、銀行の統合・合併により5年以上前のシステムが新銀行で採用されたりすると、システム面に関していえば「後退した」感は否めないようです。
旧UFJ銀行の日立製作所製が採用されれば、銀行の統合・合併により銀行の基幹システムを失う予定であった日立製作所にとって見ると、まさに「助け舟」という状況になりそうです。
Subscribe to:
Posts (Atom)